<p class="ql-block">还记得美伊战争时的那位“著名”宣传家萨哈夫吗?</p><p class="ql-block">在2003年那场令人绝望的战争中,只有萨哈夫领导的新闻宣传部门抵抗到了最后,他一直保持着不屈服、不退让的风格,直到美军坦克开进了他的身旁。</p><p class="ql-block">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担任萨达姆政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对外联络发声。这位新闻部长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不断在媒体上威胁美国“必将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大海,美国必败”。</p><p class="ql-block">萨哈夫是官方的喉舌,他代表官方、代表萨达姆政权,痛骂美国、发表声明,向来以言辞犀利,勇敢善辩著称。</p><p class="ql-block">萨哈夫的名言包括:“让美国异教徒们在幻想里晒太阳吧。”</p><p class="ql-block">“英国不值得用破鞋子打。我们将让他们尝尝发酵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建立法律,当我们在创造文学和数学的时候,布莱尔和小布什的祖宗们还在山洞里乱画呢。”</p><p class="ql-block">美伊开战后两周,这位伊拉克的“铜牙铁齿”人气飙升,不仅成为全球“电视明星”,还吸引住一批“追星族”。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他在巴格达举行的每日新闻发布会,使他成为名人和网红。他的头像,被印在T恤上,被制作成卡通形象,也曾是游戏中的人物。</p><p class="ql-block">每当萨哈夫在电视屏幕上露面之时,人们总会放下手头的活,聚集在电视机前,如同观看热播剧目一样看他。</p><p class="ql-block">当年我20出头,年轻热血,对萨氏崇拜的不要不要的,心说"真硬气,真解气,真TM牛。″</p><p class="ql-block">与萨的新闻发布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我国战忽局张局座的点评,张局座断言:即便美军打进巴格达,也会陷入人民战争海洋。</p><p class="ql-block">萨哈夫的幽默风趣和有礼有节也征服了敌人,包括战争发动者小布什,他虽然经常被萨哈夫在电视里骂的“狗血淋头”,但却对他崇敬有加。</p><p class="ql-block">小布什说:“他很棒,是一个经典”。在战争期间,只要萨哈夫的新闻发布会,小布什不管在干嘛,都会往电视上瞅瞅,这个伊拉克的萨哈夫又在“胡扯”什么。</p><p class="ql-block">美国没到一个月就打进了巴格达、占领了伊拉克。</p><p class="ql-block">当西方媒体纷纷报道美军“兵临巴格达城下”时,不久,萨哈夫就出现在电视镜头前,表情镇定地奚落美国电视网的报道:“他们(美军)在伊拉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们会用子弹和鞋来欢迎他们。”</p><p class="ql-block">2003年4月8日晚,萨哈夫主持了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此时美军的坦克就停在离新闻发布会300米的地方。这个时候,萨达姆和他的高官们早已逃之夭夭,一夜之间,伊拉克的中央政府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剩下萨哈夫作为最后一个政府高官继续在硬撑。</p><p class="ql-block">新闻发布会上,他面前的麦克风几乎排山倒海,他不断地回答着各国记者的提问,他身后早已是爆炸山崩地裂,到处浓烟滚滚。萨哈夫依旧面无惧色,继续保持着他的“萨氏”风格,诙谐幽默的语言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继续高呼胜利,把布什布莱尔骂得狗血喷头,谴责美军的入侵。</p><p class="ql-block">萨哈夫还在镜头前声称:美军要么投降,要么在坦克里烧死。因此美军称他为“巴格达鲍勃”,英国新闻界则称他为“小丑阿里”。</p><p class="ql-block">虽然在美军进攻伊拉克时,伊拉克120万军队瞬间溃散,大部分的军队高级将领和官员纷纷投降,并拿着绿卡和钱去了美国。</p><p class="ql-block">伊拉克的人民,也没有抵抗,而是带头欢迎美军,还冲到大街小巷,砸毁萨达姆雕像,烧毁萨达姆画像。</p><p class="ql-block">在萨达姆逃亡,巴格达陷落,美军的炮火都打到门口的时候,萨哈夫还在向外界表示:总统还在战斗,美国必败。甚至美军坦克都来到跟前了,炮火都打进国会了,他还在说美军被伊拉克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必然失败。</p><p class="ql-block">具有喜剧效果的一幕出现了,当萨哈夫带上衣物和洗漱用品,去向美军自首,准备坐牢。</p><p class="ql-block">美军就询问了一下他的姓名和职务,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让他回家了。</p><p class="ql-block">说明萨哈夫本人根本不在美军的“通缉令”大名单上,也就是说,人家早明白他的底色——一个发声器而已,根本没把他当回事。</p><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年轻,图样图森破,把政客们的表演当了真,把煞费苦心精心排演的宣传伎俩当了真。</p><p class="ql-block">据说,萨氏后来到了阿联酋避难,又干起了老本行,做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评论员,以骂美国人糊口养家。之前,说什么怎么说,是任务;现在,是生意。自然,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是为了那份吃食。而且,骂两句,又骂不死人。强大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衰落,也不是敌人和对手骂下来的。对此,美国人看得很通透,既不组织人和他辩论,也不搞跨国追捕那一套,连瞟都不瞟他一眼——直接无视。要抓他真是分分钟的事,根本用不着跨国。阿联酋是美国的保护国,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存在。</p><p class="ql-block">萨氏也看得很明白,美国佬那里没有"腹诽″罪、"思想犯″、“语言犯”,只要你不是真拿起枪炮武器“批判”他,"日记强国″、"骂人兴国″、“意淫强国”之类的把戏,随你怎么玩。</p><p class="ql-block">倘若有一天,美国衰落或者伊拉克像当年的阿拔斯王朝一样重新崛起,我在想:伊拉克人写历史,会不会把萨氏写成惊天动地的悲情英雄,然后万人膜拜?</p><p class="ql-block">天知道!</p><p class="ql-block">“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吊诡莫名、人世的荒唐可笑即在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