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三七二十一天了,这么多天来,一直没有走出失母的伤痛,无数与母亲相处的画面,点点滴滴的生活情景,都萦绕在心头。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我的心也是那般空荡,多少人劝我,母亲那么高寿,不要难过了!说得在理呀,母亲潘汪花珠,生于1917年农历6月12日,于今年正月十九上午七点十六分在我家寿终正寝。享年105岁,的确可以为之欣慰,更何况临终时儿子陪伴在身边,最后阶段是在儿子的安抚声中,在阵阵佛号声中走的。娘走得很安详,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呼吸停止后,我给她盖上往生被,持续念佛,持往生广咒和大光明咒。在短短的两个小时,母亲的遗容展现出丰满圆润光亮的瑞像,我心里十分踏实了,知道她在我不断的安抚中告诉她跟着无量光走了。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了她的莲位。然而理归理,情归情啊!哪有母亲走了不伤心💔的呢?我突然领悟到弟子规说的“丧三年,常悲咽”,原来不是圣人强迫你要如此,而是母子连心自然生起的一种悲情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多么伟大慈悲的娘啊!23岁嫁给我爸,结婚后才知道我爸一无所有,而且比她大了23岁,婚后借了两个碗,一口破锅开始新生活,因为自己没有住房,20年就搬了七次家,连潘氏祠堂一共租了七个地方,小小村落几乎每个角落都住过,就这个小巧玲珑,体重不到百斤的她,用她的鲜血与生命养育了七个儿女,传承了一个大家族。跨世纪的人生,让她体验了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咸,生七个孩子,没有坐过一个完整的月子,三五天之后就得下地下田劳动,支撑一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你母亲那么长寿有什么养生秘诀,我说当然有啊!不过这个秘诀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她是暗合了老子三宝啊!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啊,母亲的 慈悲,体现在她一生从未与人吵过架,不管别人如何欺负她,她都不会恶语相向。在中国,婆媳关系是个大难题,而母亲五个儿媳,却从未发生过争吵。甚至一生从未听过在人面前搬弄是非,说人坏话。真正做到了“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到了年岁高,德行建的时候,面对左邻右舍发生矛盾时是“善相劝,德皆建”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俭也是达到极致了!敬重天地生养的万物,从不肯浪费一点东西。她没有念感恩词,但她实实在在地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不要的食物她吃了,大家不要的衣物她穿了,树梢上的一个油茶籽,90多岁的她也要把它摘下来,掉在田里的稻穗100岁的她还要去捡。</p><p class="ql-block"> 享受总是不敢为先,吃苦倒是敢为人先。这就是母亲长寿的秘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庆节我回去看老娘,到家里却不见她的人影。邻居告诉我,田里捡稻穗去了。我用玉山樟村话和她开玩笑。</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母亲留下的古董。</p> <p class="ql-block">母亲走了,她的一生是一部活的传统文化经典,母亲不识字,却用她的一生把传统文化践行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娘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以儒学做人,以道学养生,以佛学往生。</p><p class="ql-block"> 作为儿子,却是一个不合格的儿子。孝经云: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儿子真的没做好,愧对母亲。</p><p class="ql-block"> 您走了,我才真正尝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实滋味。😭😭😭</p><p class="ql-block"> 儿子发愿,一定好好传承母亲的美德,善待一切生命,利益一切生命,来日在西方极乐世界与母亲相聚!</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福分太大了,往生后,有众多的好友为她助念,有在寺庙为她诵经,有我同学抄经回向,有太平寺住持和出家师为她助念,母亲一定能在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花开见佛悟无生。感谢所有亲朋好友,感谢一切善因缘!</p><p class="ql-block"> 感谢母亲,怀念母亲,学习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