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似不经意间的选择,实则来自于长久的吸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些事情当我们真的能够“看见”,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而对于我而言尤其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22期《家长训练营》已经结束一周,这是我第四次参与到家训营的学习过程当中,这次入组的学习更是给我触动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我有幸加入这个有爱的团队,开始了我全新的探索,可能这么说概念稍显“突兀”,但是实际却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博瑞智学习工作成长不是始于偶然,实则是偶然背后有这必然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前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你在这个年纪对家庭教育如此感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后我也是有认真的思考“对啊,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我在进入机构接连学习完《爱与教育》家长训练营、《爱与智慧》高端课、《爱与生命》顶一课程及《爱与传承》,并且有幸参与到《少年领袖》小学生训练营、《创造巅峰学习状态》中学生潜能训练营及二级营后 ,我似乎真的爱上了这个领域,真的全然被“吸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被真确的对待,每位家长都能够真的“看见自己和看见孩子”,而通过在专业机构系统的学习,我们是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并且通过个人成长,我们可以收获“不一样的幸福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曾说“人是生而自卑”,我们从开始的时候就有不相信自己的因素存在,我们曾经一度把自己的“归属感”寄托于别人身上,故此“配得感”是处于匮乏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能很早之前我们已然放弃了自我成长,如有时候甚至我们的婚姻也不乏是为了“找个靠山”,实则放弃了自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自己的不信任也会随之转移到不信任孩子,我们内心的“小孩”是没有长大的,但是现实看似并没有给我们好好成长的机会,当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已经超过我们的能力范畴,我们开始焦虑和“胡作非为”,但是却很多时候认为是“理所应当”,我们非常想要改变别人,而且希望越快越好,在教育上面尤其是这样,显现更加明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魏老师的第一节课程讲述也是深刻的揭示了当下现实的冲突,层级观念的突破和现实因素影响,孩子确实无法理解大人的复杂性,而且基于亲子关系的特殊性,也是要求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故此“三大天条”也是深刻揭示了我们学习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记得席荣老师曾经在早课堂又说到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墨老师也是深入剖析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以及父母养育类型对于孩子性格的塑造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打骂对孩子的影响,当时晚间的活动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当我蹲下去的时候,我仿佛能够体会到孩子精神世界的崩塌和孩子心碎💔的声音,非常的触目惊心,这不是简单的伤害,这是足以摧毁一切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次课程当中尤其是亲子关系对于我触动特别大,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非常神奇的一对关系,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课下讨论环节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老师剖析,我们通过学习两性关系和原生家庭,又进一步了解到了亲子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根源,其实我们家长才是直接的实验对象,而孩子是间接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课程的第二天上午,整个关灯环节我哭的已经不行了,原来我也是那个“受过伤的孩子”,我小的时候乃至长大后有时候“被绑架”很久了,一直放不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和“不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绝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生活,失去了她们那个年龄应有的放肆和任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要懂事,要听话”,要求一个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懂事”作为一个褒义词也似乎从未被质疑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时候,电视里有一个经典的公益广告让观众印象深刻,一个孩子先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然后端着水盆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洗脚”。这个行为不是讨好,而是学习,这种懂事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什么样的懂事应该引起父母的警惕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知乎上有位网友为这种“懂事”下了个定义:过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忽视了自身意愿,从而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类懂事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么几种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小时候有些父母会说到“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希望孩子懂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父母就会停止训斥。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他们将内心深处的委屈隐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久而久之,这样的模式逐渐被内化,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孩子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会不自觉地因恐惧而内疚,进而变得顺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太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太快乐,他们用尽心思让身边的人高兴,希望以此来避免一切麻烦,却往往没有勇气表达真正的自己。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成“老好人”,他们的“好”并非全部来自于爱,而是出于恐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难以真正地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低自尊,是那些过早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难以逃脱的现实。懂事已经成为他们讨好别人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才明白,他人只会在意你是否温和、好沟通脾气好,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关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懂事,其实是种残忍的教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真的希望你只懂该懂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全新沟通模式和研修班责任移交和自我价值部分的学习 ,我理解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命蜕变的每一个阶段,父母应该正确引领他们身体的发展、心灵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设计和干预他的人生。但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驿站我们都应该在,不替他做决定,只是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可供你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指引。只有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足够大的力量的时候,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走多远,就是他的事情了。而那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转过身,默默地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很多时候,教育只有在父母平静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发生,父母不平静时所作的努力,孩子接受不到。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能量状态调整到平静、喜悦的过程,平静、喜悦的状态就是爱,爱是最好的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看到真相的父母就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柔软的拥有自己的观点,对孩子的行为、情绪、需求不评判、不批判,接纳一切的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也要努力的成长自己和努力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管未来如何,不管是否有多少未知的挑战,我将一直前行,努力学习,不会放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我知道,当我们感觉到人生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一定一定会记住,我们还有一条路——是往上走!</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