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李中水上森林,千垛油菜花海,瘦西湖。2021年3月20--21日

溜达淮南探险家户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扬州有一条东关街,已经有1200多年,时至今日仍然保留古风古韵。穿行在石板街上,仿佛回到古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扬州东关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程约1.1公里。这里曾经是水陆交通要道,不仅集中了众多老字号,世界文化遗产-个园也在这里。个园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和<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苏州拙政园</span>、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扬州东关街几经变迁,现在看到的大多数是明清到民初时期的建筑,除了个园,街南书屋、逸圃、壶园、华氏园、<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广陵</span>书院也是经典景观,街上的老字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四美酱园,190年历史的谢馥春香粉店、夏广盛豆腐店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关街是京杭<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大运河</span>沿线保留得最好的一条古街,这里的繁荣和扬州城的兴旺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p><p class="ql-block">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p><p class="ql-block">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瘦西湖北段(九曲池至熙春台)为唐罗城西城濠一线而东,清乾隆二十二年治理开浚为莲花埂新河;南段(小金山至大虹桥通二道河一线)为宋大城西城濠;中段(莲花桥至小金山)为清雍正十年知府尹会一、乾隆二十二年巡盐御史高恒先后主持开浚,莲花桥西称莲花埂新河并建莲花桥。</p><p class="ql-block">瘦西湖在太平天国时期经历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五亭桥,小金山。</p><p class="ql-block">民国九年,乡绅陈臣朔在五亭桥东侧建凫庄。</p> <p class="ql-block">游瘦西湖有感:</p><p class="ql-block">扬州西湖并不瘦,</p><p class="ql-block">楼台亭宇水上筑;</p><p class="ql-block">岸边绿柳垂丝挂,</p><p class="ql-block">路旁莺歌花千树。</p><p class="ql-block"> 牛 在 壮</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相传乾隆曾于此钓鱼而得名。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小金山</p><p class="ql-block">从小金山景区可以看到的就是瘦西湖的主湖区。穿过徐园,就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虹桥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桥,如长虹卧波,改名虹桥。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 </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中秋之夜,可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开挖南北<span style="color: rgb(73, 143, 209);">大运河</span>,河道开挖好之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凫庄建于1921年,是扬州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凫于水,反映出当时的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这里有平台雕栏,可以露天而坐,凭水而眺。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视桥亭之美,俯视游鱼之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垛景区 又称:千岛菜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千垛景区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p><p class="ql-block">“垛”是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农业景观。据史料记载,形成于750年前。 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成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兴化垛田奇观。由于垛田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上世纪50年代,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美誉,因蔬菜品种全、产量高,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垛田出产的“兴化龙香芋”一举成名,芋头烧肉、蟹黄豆腐等水乡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p> <p class="ql-block">千垛景区四面环水的“垛田”上长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开金满地”的壮阔美景,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正是兴化垛田菜花的真实写照。如今,千垛景区荷塘绿意更胜,更有另一番浪漫光景。春去秋来,在这千垛田间,见万寿菊花,黄叶纷飞,妍丽雍容,在重阳雨后,正值菊黄蟹肥时,看万花黄透,品水乡河蟹,真可谓美不胜收。入冬时节,看千垛景区芦花飞雪,苇絮悠然飘飞,弥天盖地,景色更是迷人。</p> <p class="ql-block">相隔1200多年前东旺还是一片沼泽草地,荒无人烟,宋、金战争 时,金国元帅金兀术就在这离岳飞大营(昭阳)9公里的草地上安营扎寨,为了防御岳家军,就在中军帐四周开挖八卦形战壕,逐渐向外围重重开挖,把开挖的泥土堆成土丘、土圩,作为防御屏障。由于江淮上游冲积泥沙逐渐使西、南、北地形不断增高,而江淮腹部成了锅底凹,经三水汇集此地,水位增高,使一个古战场遗迹不复存在,当时的战壕都成了水沟,土丘、土圩却成了四周环水的小岛,变成了泽国之乡,后经历代勤劳人们的不断开发,千垛景区就这样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沼泽、草地、古战场不见存在,却还有一些遗迹可以证明,现如今的“八卦田”就是当时的中军帐,“关沟”是中军帐的关口,“增塘”是中军帐用水的塘(原叫“深塘”),“边沟”是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与金兀术金字有关的,如“金家沟”、“大金沟”、“小金沟”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人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垛菜花间,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据史料记载,千垛景区的自然景观形成于750年前。随着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兴建了观光塔,铺设了木栈道,配备了水上木船,形成了观光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无数中外游人前来踏春赏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垛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人们在这里,会被水之晶莹剔透、垛 之幽静秀美所折服,令人流连忘返。抛却尘世烦扰,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享受人和自然的亲密无间、天人合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垛田,集中分布在江苏省兴化市,所以兴化也被称作为”千岛之国“.其中主要分布在兴化市的垛田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千岛垛田,地形奇特,四面环水,万千水田,或大或小,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素有“全国最美油菜花海”之称的千岛油菜花,以千岛样式形成的垛田景观享誉全国,与享誉世界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并称,跻身全球四大花海之列。</p> <p class="ql-block">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先民们从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千百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壮观。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犹如一朵朵祥云飘舞于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间。人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岛菜花间,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p> <p class="ql-block">江苏最大的水上森林,“苏中九寨沟”正花开遍地,难以想象,眼前的这世外桃源,曾经是一个荒滩。江苏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占地面积2000亩,森林面积就有1000余亩。这里,便是李中水上森林,享有“苏中九寨沟,华东鸟天堂”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人间三月的水上森林,遇见便是惊喜。这里质朴无华,花开遍地,最近是二月兰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有几颗水杉倒了,弯到了对岸,无数的直线中,便有了规则的曲线。林间有很多白鹭筑巢,水杉的顶部,一个个鸟窝密集而巨大。朋友开玩笑的说,早知道要带个帽子,头顶上这片天空,因为鸟太多,很容易被掉落的鸟粪砸中。</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干部群众为合理开发利用荒滩资源,将这里的荒滩开发成一条条垛格,栽种适应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等树木品种。</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这些水杉已经高大茂密、直冲云霄。</p> <p class="ql-block">窄窄的河道上,搭建了古朴的木桥,可供游客观赏、拍照。在桥上来来回回走几遍,心生美好。木质栈道曲径通幽,木桌木椅野趣盎然,这里的人工修缮,没有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水杉的根部,开满了紫色的二月兰,一行行、一道道,在视线里延伸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树林里一点都不晒,鸟语花香,舒服极了。来此游玩的人们,摘去口罩,回归自然,在这个天然氧吧自由的呼吸着,花香阵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独特水乡景观,不是浪得虚名。这里是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保护区,一眼望去,森林无边无际,望不到边。眼前的湖面,水平如镜,竹筏、阳光、蓝天、白云、绿树,飞鸟...眼中光影流离。</p> <p class="ql-block">感受着两岸二月兰盛开的景观,美丽的白鹭在林中穿梭飞翔,动静结合,给人以一派心境舒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据说,这片水上森林中,光鸟类,最多的时候有6万多只,正常都有3万只左右。</p><p class="ql-block">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喜鹊等鸟类、野生动物等品种较多,这片生态林被认为是泰州市最具发展前景的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这里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享受这一片森林和花海,回归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