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观看《觉醒年代》后感 黎国华

航人

<p class="ql-block">  近来,一直追剧中央电视台一套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因为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历史特别感兴趣,便狠用心地看了这部反映1915年至1921年中国所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大事的“正”剧。随着剧情的展开,对当年历史的真实展现,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展示,便越看越有味,越看越想看,看得是堂堂正正,饱含热泪。</p><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就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次最崇高的献礼。</p><p class="ql-block"> 《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是中共文献研究室第三编辑部主任,集教授、导师、研究员一身,花了6年时间,写出剧本,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想崛起犹如山海一样不可阻挡,唱响了一曲救国救民者的浩然正气。《觉醒年代》的导演、演员、摄制团队呕心沥血,呈现了历史细节的真实、演技的高超自然,特别是擅于用富有寓意的画面来展示所要表现的事物和深隧的思想,如陈独秀家门口的那条泥泞的路面,李大钊在长辛店演讲站立的火车头,毛泽东的在大雨磅礴中的踏水而来,陈延年、陈乔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时,那走向真理、走向为国为民勇于牺牲的脚步……所有这些,都让我有了写写观看观的冲动和放飞自己思绪的急切。</p> <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展现了一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历史的担当引领中华文化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是新文化的旗手,他创办《新青年》,聚集了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战将,他们与“复古派”进行学术论战,他们倡导新文化、新思想、新青年,他们反对的是旧礼教、旧思想、三纲五常,他们推广白话文、白话诗。胡适《文化改良刍议》,直击旧文化的八大陋习。鲁迅用“吃人”两个字,如一把尖刀刺破了中国旧文化、旧礼教糟粕的重重黑幕。李大钊用少年中国、青春中国唤醒年青一代拥有独立、平等、自由、民主之思想。陈独秀提出,青年人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毛泽东则加上“健壮的而非体弱的。”陈独秀认可了毛泽东的提法,俩人也开始相识、相交、相知,陈独秀还放心地派毛泽东去长沙建党。陈独秀和毛泽东提出的这7条就是今天,对年青人包括中老人也是十分受用的。</p><p class="ql-block">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积蓄了力量,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培养了骨干。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坦言,我们反对的不是中华文化,只吴孔孟之道中一小部中的一小部的一小部。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孔孟之道禁锢、僵化人的思想,树起的是科学、民主的大旗。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谬论新文化运动,打着弘扬“国学”的旗号,宣扬四书五经,可他们为什么走不久、走不远,甚至成为笑柄?建议还是好好看看新文化运动的新旧文化的学术论战吧。</p><p class="ql-block">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的文化觉醒,没有文化觉醒,又何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展现了一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对灾难深重民不聊生旧中国的一种救国救民的“大爱”</p><p class="ql-block"> 面对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以陈独秀、李大钊为先驱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有种“大爱”,这种“大爱”根植于世界上最贫穷,最没有尊严的中国大地,是一种救国救民的“大爱”,并实现了凤凰涅磐。这种“大爱”是无私的,更是无畏的。陈独秀、李大钊在那个年代可谓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他们衣食无忧、锦帽貂裘,有钱、有地位、有名望。陈独秀一个月的工资大洋300,还有稿费收入,写一幅字都有几百大洋收入,富人啊!在那个年代月工资300大洋什么概念?当年北京普通产业工人的月工资平均还不到10个大洋,就是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普通产业工人的月工资平均也才14个大洋;而农村则更穷更苦,卖儿卖女也值不得几个大洋。但就是像陈独秀、李大钊这样有钱、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却要抛家舍业、抛妻弃子,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不惜以身犯险。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不畏风险上街散发传单,陈独秀更是被抓坐牢。而正是陈独秀甘愿坐牢的壮举,又把“五四”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北洋政府再也不敢在出卖中国山东主权屈辱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强权不能代替公理,只有斗争,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斗争,才能真正实现强权不能代替公理。反观当今世界,美国还想重演一百多年前的强权代替公理,只能是自取其辱。</p><p class="ql-block"> 大爱无疆。正是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以宏大的气势、高尚情怀,才使真理的力量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实现了伟大的开端;也才使中国一批批仁人志士义无反顾,拥有了救国救民的初心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展现了一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砥砺前行把信仰根植中国大地建党伟业</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又从何出发?她来源于北大红楼,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来源于对旧中国所经历的改良、改制的深刻反思;来源于长辛店的劳工,来源于对军阀混战,盗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过着水深火热日子的旧中国改造的勇气和牺牲。有人总认为走俄国道路,进行暴力革命血腥。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的文化精英、社会名流的陈独秀、李大钊难道就不知道暴力革命血腥?难道就不知道推翻一个旧的世界,必须要有牺牲,要让无数人付出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他们知道,他们珍爱生命,但面对残酷的现实,面对倍受压迫的祖国、倍受压榨的劳苦大众,他们才坚定地有了推翻那“吃人”的旧世界的决心与牺牲。让我们来重温《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面对海河滩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难民的对话和宣誓吧。</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仲甫兄,现在中国在册的政党已经有三百多个了,你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我们得建党,建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你为什么要成立这个政党?”</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李大钊俩人面对着这苍茫大地,面对着这些苦难同胞,一起庄严宣誓:</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为了让他们不再流离失所。”</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为了中华民富国强。”</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为了民族再造复兴。”</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说:“我愿意奋斗终生!”</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说:“我愿意奋斗终生!”</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国大地繁荣富强、欣欣向荣。回顾历史是为了昭示未来;展示艰辛的路,是为了走好今后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告慰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告慰赵世炎、陈延年等革命先烈,“社会主义绝不会欺骗中国”,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