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同样是做高效课堂,有的学校很快上手,而有的学校始终见不到成效。这是为什么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学校没有一个好的高效课堂管理评价体系。什么叫做管理?传统的管理者认为指挥他人做事情就叫管理,在学校环境里,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听话地学习,以及让老师更听话地工作”。</h3></br><h3>所以很多学校到处搜集别的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制度,拿回来用却不见成效,这样的思想观念是错误的!真正的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达成更大的目标,而不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h3></br><h3>如果说管理就是出示标准,那么评价就是帮助人们达到标准。管理体系是各制度机构之间的关系,评价机制是指运用评价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效课堂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传统教育中规章制度的建立不一样,虽然规章制度的确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建立管理评价体系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实现自主运行的机制,形成一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h3></br><h3>进行高效课堂管理评价的时候必须弄懂三个问题:高效课堂管理评价的目的是什么?</h3></br><h3>要达到什么效果?所采取的行为能否实现追求的效果?高效课堂管理评价涵盖两个层面:从学校层面讲,学校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所做的学校层面评价系统建构,是为了让老师能够主动进行改革和寻求发展;从学生层面讲,教师为打造高效课堂所做的课堂层面评价系统建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进行自主管理。两个层面的管理评价针对的对象不同,追求的结果不同,内容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相同之处。</h3></br><h3>从学校层面讲,良好的管理评价系统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是目标清晰、职责明确、协同到位。你先要告诉大家我们想干什么,做高效课堂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有的课改校长在学校跟老师说我们的学生很苦,我们要解放学生,解放学生这是下一个层次的目标,但是跟着你干的老师,你们作为整个团队要实现什么,这是你们的目标,一定要跟他们切身相关。</h3></br><h3>这种切身相关度是来源于你的领导力,来源于你对人性的洞察,来源于你对教师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你是领导,领导比别人掌握更多的资源,比别人更有发言权,但是领导最核心的是比别人有更高的责任,谁都可以撤,你不能撤。我们带着大家把目标搞清晰之后,然后大家各自分工,协同合作,每个人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干好,各自负责,不造成内耗。</h3></br><h3>然后是评价落实、反馈及时、文化积极。通过评价让人知道怎样做才能更好,管理评价的核心不是“挑刺”,不是让人丢脸或者找出做得不好的,而应该“让人变得更好和主动去完成更大的组织目标”。高效课堂的管理评价在考验每一个设计者对管理评价的认知和执行,其核心在于把参与者当工具还是当人,把管理当作要完成的事还是大家共同实现更大目标的途径。</h3></br><h3>在管理中,不要死盯不做的人,而要发动要做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集体的力量“裹挟”着后进者前进。学校可以遵循以下思路对自己的教学管理评价进行改进:首先,将优质的资源和机会向主动改革的老师倾斜,外出学习、专家指导等机会留给想做的老师,让这些老师先感受到课改的乐趣和成功。</h3></br><h3>其次,加大督导帮扶力度,学校成立督导验评组,以年级和学科交叉的方式加大督导验评力度。督导验评不以“处罚和让人出丑”为目的,而是以“发现问题,教研解决问题”为模式,正视问题,用积极开放的心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使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用文件和文字资料的形式做记录。最后,大量开展展示活动,让展示成为学校的常态,做到人人展示,人人点评,人人反思。</h3></br><h3>课改前期的学校可以就课堂教学进行展示,课改初步成型的学校可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展示。展示形式多样,论坛、心得、组织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展示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h3></br><h3>如果你的团队能够具备这样的六个特点,那你的团队组织效能就会特别高,就像好的土壤种什么东西都发芽。</h3></br><h3>从学生层面来讲,高效课堂的管理评价落实在课堂流程上,本质和我们上面讲的学校层面的管理评价是相同的,都应该是“使人变得更好”,而不是“把课堂完成就好”,前者是以人为本,后者是把人当作工具的工具观,传统课堂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等状况都来自于这种工具观。</h3></br><h3>传统教育评价只强调两点内容:听话和成绩好。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被工具化”的感受,并不能找到学习真正的快乐。同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工作也是“被工具化”,不可能产生对教学真正的热情和喜爱。</h3></br><h3>高效课堂管理评价中有一句话叫:“评价是武器,要什么评什么。”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常常被误解误用。比如有的教师是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把给学生的分数记在黑板上,甚至有些教师是在下一个同学发言完后才给上一个同学评分,这样评上半个学期以后,学生对评价不再感兴趣,评价也就无法再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评价的误解在于“就评价而评价”,没有认识到评价是使学生改变的武器。</h3></br><h3>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和年龄特点的评价体系:低年段对分数感兴趣,高年段对展示自己的风采感兴趣,学生累积分数后可以换取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课堂评价要采取即时评价,即由其他学生或者教师将学生完成任务的亮点总结出来,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如何才能更好。</h3></br><h3>总结高效课堂管理评价的以上特点,高效课堂管理评价有以下五步骤:制定标准、明确权责、落实评价、运用结果、活动促进,在这五个步骤中,评价标准必须清晰可测,每个人都明确,同时通过展示、鼓励、反思等活动促进评价的落实,评价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要运用结果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督导——执行——反馈的闭环。</h3></br><h3>五步管理评价法是高效课堂管理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大到学校层面,小至班级层面,它可以成为一种管理思路在各个层面加以运用,很多学校都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创造出了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高效运行的管理评价体系。</h3></br><h3><strong>重构高效课堂</strong></h3></br><h3><strong>陈立著</strong></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HpGn29FQJr5ohKko9ajo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