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黄的故事

中年老汉

<p class="ql-block">在部队的时候,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同年兵。从杨柳青站下火车,换平头柴,一起来到陌生的部队里。从谨小慎微的新兵蛋子变成放纵不羁的老兵油子,两年时间里,吃一起,睡一起,训练在一起。谁也知道谁是什么操行,谁也知道谁是什么脾气。</p><p class="ql-block"> 像我这种在部队多待了两年的人,会遇到好多新兵、老班长,但无论怎样都感觉不如同年兵那样亲切,那样放肆。关系处的好的人也有,但很少,黄长江就算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 小黄是安徽人。安徽安庆,人杰地灵。他的名字便是取自那条流经他家乡的滚滚长江。同样是大江大河,长江就可以作为名字,黄河就不行了,他要是叫黄黄河,讨个媳妇儿都难。</p><p class="ql-block"> 小伙人很精神,说话慢条斯理的,为人处事也很得体。他当新兵时我在连部,下连后他去了营部给营长当通信员,打交道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11年部队南下广州。营长升任副团,不得了小黄是团部的人了。我那时候常在驻地蹲着,他没事就来找我,交情也是在那段时间加深的。</p><p class="ql-block"> 团首长身边的人接触到的事是我这号基层连队的人闻所未闻的。常听他讲一些趣事,说到总部首长来团里慰问,带来二十五万慰问金。师团首长开会研究这个钱留多少,最后定下来,留下十七万;说团里的头头脑脑们一帮子人开会,按说开会不能抽烟。新来的政委可不管,老伙计落座之后就把烟点上了,烟熏火燎的,团长不抽烟还跟他挨一块儿,一脸的嫌弃与无奈;还说有段时间团长带着各连队连长文书回天津(这期间也有故事发生,回头再讲),政委带着一干人等去了黄埔军校旧址游玩,等团长回来之后跟政委急了,说这么大个事你也不跟我说一声。团长的性子就属于比较刚的那种,但被这位新政委搞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听他讲的这些事儿直把我乐够呛,老家伙们都挺有个性。</p><p class="ql-block"> 小黄是个上进有追求的青年,有一回他跟我说他要考军校。想考军校是好事啊,有志气,这咱得鼓励支持。他说有一件事对他触动比较大,营长升副团之后各方面的待遇是全方位提升,跟当营长的时候是天壤之别。他就暗自下决心要考军校。</p><p class="ql-block"> 虽说这个理由听起来略显功利,也许他的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只是这个他看在眼里的变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谁不想自己变好?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此后他便一心复习,等待着那个改变命运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等来一纸命令,考学人员打背包北上回天津考试。临行前给他们加油打气,期盼他们都能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 虽相隔千里,我一直关注着他的消息,等来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金榜未题名,名已落孙山,我自然要安慰他一番。小伙倒看得开,主要是他心态好,毕竟别人立志一定要考上,他则是万一能考上。</p><p class="ql-block"> 此后他便留守在天津没有再回来,直到我们任务结束回团后再次见面。年底我退伍他留队,此后便天各一方,再未相见。</p><p class="ql-block"> 不觉间十年已过,时常还会想起那段轻松的时光和那个有梦想、意气风发的青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