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索引</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i>🍀1、妈妈的苦难 </i></b></p><p class="ql-block"><b><i>🍀2、妈妈的辛劳 </i></b></p><p class="ql-block"><b><i>🍀3、妈妈的酸楚 </i></b></p><p class="ql-block"><b><i>🍀4、妈妈的善举 </i></b></p><p class="ql-block"><b><i>🍀5、妈妈的品格 </i></b></p><p class="ql-block"><b><i>🍀6、妈妈的味道 </i></b></p><p class="ql-block"><b><i>🍀7、妈妈的慈爱 </i></b></p><p class="ql-block"><b><i>🍀8、妈妈的心愿 </i></b></p><p class="ql-block"><b><i>🍀9、妈妈的病痛 </i></b></p><p class="ql-block"><b><i>🍀10、妈妈的离去</i></b></p> <h3><p> <b>自妈妈走后,妈妈的身影常在眼前闪动,醒来常有泪痕,很长时间走不出思念妈妈的情怀。以一篇《忘不了 我那远去的妈妈》以示怀念。</b></p><p><b style="color: inherit;"> </b><b>妈妈已经远离我们40年了,40年前的诸多物件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纷繁的、如烟的往事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记忆,只有妈妈的印象却象“大力胶”一样,牢牢的粘贴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用文字复制其中的片段,展示那个年代母亲的苦难与辛酸,以衬托21世纪,生逢盛世年华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当今的我们尽情、酣畅的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欢乐与幸福,让“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后辈人,珍惜身边的幸福。同时,更重要的展示母亲做人的品格,让后辈人敬仰和学习。以此篇献给晚辈留作纪念。</b></p><b>本篇虽经多次反复修改,仍觉文不达意,甚或冗长,分次传上。</b><br><br></h3> <h1><b><i><u>忘不了 我那远去的妈妈</u></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2000年的岁尾,我们搬进了90平米的楼房,身处新的居室,那种令人舒爽的惬意是从未有过的。那宽敞明亮的两室两厅,煤气、家用电器、暖气、应有尽有,就连解手也不用到外面免得夏天受蚊虫叮咬、冬天受严寒之苦了。一家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妻儿绕膝或谈天说地、或观看电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温馨的家庭,令我时常想起我的妈妈,我那受苦受累一辈子,离我们远去的妈妈,在人世间没有享过一天福,若是妈妈还健在,同我们一起居住楼房,享受这现代生活的天伦之乐,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可这,已经成为永远的缺憾,是我永远萦绕在心的隐痛</b></p> <h3><b><i><u>一、妈妈的苦难</u></i></b><br></h3><h3> <b>妈妈1925年民国时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山沟沟,祖、父靠租种富户田地或扛长活为生,仅有两间破草房勉强栖身,是真正的贫雇农。家富小儿娇,贫女如灯草,出生在穷苦人家的孩子命贱,特别是没娘的女孩子,更是贱上加贱,连名字恐怕一生都没人知道。妈妈的名字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乡下人上一辈及平辈人都管家庭主妇随男人的姓叫老张家的、老李家的,妈妈也被叫做“老尹家的”,而下一辈人叫妈妈为尹婶、尹大娘等,所以名字就完全被忽略了。妈妈只有一个妹妹,在妈妈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娘,十来岁的孩子,正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而妈妈却过早的成为支撑家庭事务的小大人。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磨米做饭、拉扯妹妹……过早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妈妈的肩上。</b></h3> <h3> <b> 虚岁十七岁的时候妈妈就出嫁了,听妈妈讲,出嫁前妈妈和爹爹从未见过面,自己的男人,是由不得自己选择的,而是由双方的老人做主成就的婚姻。那时妈妈唯一的小妹妹才十二、三岁,怎离得开嫁出去的姐姐,声嘶力竭的哭喊着不肯离开姐姐半步,心如刀铰的姐姐,又怎能忍心割舍下妹妹哪!忍悲含泪强抑心中的隐痛,不得已离开了童年、少年、如今也还未成年,充满贫穷苦难的穷窝窝。之后,妹妹竟把姐姐的婆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年到头几乎长住在这里。<br>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出嫁后,应该依靠的都是男人。可妈妈却要承担家庭操劳的重担以外,田里的活计也要去干,忙里忙外的整天不得空闲,洗洗涮涮、缝连补绽等活计,常常靠夜晚挑灯熬夜,小小的年纪透支性的消耗着肉体,一身的疾病,从此无声无息的潜伏下来。</b></h3> <p class="ql-block"><b> 妈妈一生夭折、流产了三个孩子,其中成婚后的前八年,夭折了两个。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创伤:既伤身、伤心又伤情,女人流产是损伤元气的,特别是那个年代的穷苦人家,是没有条件调养身体的。精神上的伤害更大,习惯性流产,连续八年没有站下一个孩子,将来就有可能终身不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特别是在穷乡僻壤,绝了后的人家,老人怨、丈夫怨,连亲戚邻居都不遭待见,是很伤亲情的。就是自己将来也是孤苦无依的失去赡养。可见当时妈妈精神上的伤害远大于肉体上的伤害,苦难中的妈妈,心灵上承受着极大的煎熬。</b></p><p class="ql-block"><b> 在绝望中焦渴的等待着。好在老天有眼,八年后爹妈总算苦苦盼来了第一个孩子,姐姐诞生了,之后的十几年间先后生养了我们姐弟五个孩子。解脱了精神枷锁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先后增加了五张嘴巴,生活上的重担山一样的压在父母的肩上。父母两个人劳心、劳力、劳神的操持这个家,抚养我们五个孩子,冬天怕我们冷、夏天怕热,怕孩子吃不饱,怕穿不暖,长大了害怕没出息,总之,孩子就是父母亲无休无止的牵挂。有了这么多的“怕”和牵挂,父母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艰苦的、辛劳的人生之路。</b></p><p class="ql-block"><b>当我刚刚记事起,妈妈为了这个家,常年呕心沥血的、没日没夜的操劳着,妈妈劳累的身影和那一脸病容的情形,生生的刻印在我的记忆中。</b></p> <h3><b> 苦难伴随一生的妈妈,一天都没有进过学堂,世间的见识、道理没有那么高深,但妈妈清瘦、孱弱的身形,竟坚强的象一颗挺拔的大树,不惧苦难的蹂躏折磨而与之奋力抗争,妈把苦难看成是“自己的命”“自己就该受苦”,为儿女受苦是她生命的一部分,苦难已经“长”在她的生命里了。<br></b><b> (待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