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西部行之四:苏巴什古城,女儿国的传说

树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历史上,到底出现没出现过、有没有过真正的女儿国呢?</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中的“西凉女儿国”那一段故事,不知给多少人带来多少奇妙的想法和好奇的回忆。只是这毕竟只是书中的描写,传说中的故事,当不当得真那就完全看个人的信与不信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新疆的库车市郊不太远处,据说真有一个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女儿国”,它的名字叫做《苏巴什古城》。国中从国王、大臣到军人,统统都是女人。男人们只是外来入赘的百姓,从事于杂役的角色,而因水土的关系,生下的孩子也都是女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依然是一个没有、也无法经过严格科学考证的历史传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起码有一个事实,似乎是可以作为佐证的素材,那就是:</p><p class="ql-block"> 1978年,考古人员对这片苏巴什古城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时,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古城,埋葬的大多都是女人。其中有一个从塔庙废墟底下发现的年轻女人尸体(现存放于龟兹博物馆),其棺椁和服饰都有着奇特的花纹和刺绣,有专家推测它可能就是女儿国的国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年轻女尸竟然是在怀着孕时死去的,腹部位置有一具婴儿的尸体!之后考古学家们再次推断,她可能是因为难产而死亡,或者是女儿国的习俗,将难产而死的女人埋葬在塔庙,以接受神的祈祷和祝福。</p><p class="ql-block"> 这两种推测到现在也没有取得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个女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为什么会埋在塔庙里,至今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 但专家们研究认为,《西游记》女儿国的传说或许就来自于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据研究人员表明,唐代大和尚玄奘在他写的《大唐西域记》中,的确有一段关于一个名叫东女国的记载,并介绍这个国家以女性为王,男性不问政事。</p><p class="ql-block"> 从记载上来看,似乎这个“东女国”就在龟兹国(现在的库车市)附近,玄奘去没去过这个东女国并不清楚。但据记载他的确到过龟兹国,并在这里逗留了两个月,讲经弘扬佛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玄奘讲经的地方,是当时古龟兹国的国家寺院,著名的《苏巴什佛寺》,也叫《昭怙悝大寺》;但这座宏大的寺院,历史上和现实中更为人知的大名,却叫做《苏巴什古城》。</p><p class="ql-block"> 这个《苏巴什古城》,是不是那个同样名字的女儿国,或者是不是那个《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的《东女国》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两千年已经翻过去了的历史并不会重演,对于目前无法确切考证的物事,它的是与不是已经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美好传说的希求总还是需要的。我们且就把这座《苏巴什古城》遗址,当作传说中的《女儿国》遗址也未尝不可。因为,名字无关紧要,遗址和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故城遗址位于库车城郊约40公里处的北山龙口,分东、西二寺,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新疆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佛寺遗址。始建于东汉年间,隋唐盛极一时。它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尽沧桑,但旧城堡的墙垛、台墩、烽火台、辽望孔仍依稀可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城或寺庙绵长的历史,悠久的文化,辉煌的建筑,美丽的传说,本身就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身临其境,站在这片废墟之上,看着眼前的高山、河流、荒漠、沙土,还有依稀可见轮廓的断壁残垣,这些景象逐渐绘成了一副当年女儿国的壮观柔美图画,还有暮鼓晨钟、庄严肃穆的唱经场面,不由得在心里腾起一股历史的沧桑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实际上,人们在介绍苏巴什古城时,总是把女儿国消失的传说与苏巴什佛寺的颓败混在一起述说。这也正是传说与史实对遗址解读的趣味所在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遗址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库车河穿城而过,将古城一分而成东西两片。东、西分别建有寺院,东寺规模小、西寺规模大,两寺院隔河相望,佛塔、僧房、佛殿、禅房布局错落有致,气势雄伟,组成了庞大的佛教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寺历经了两个“全盛”期,留下了两个中国佛教史上绝对的佛家大师级高僧:一个是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大和尚,一个是唐代的玄奘大和尚。</p><p class="ql-block"> 一部真实的传记《大唐西域记》和一部小说《西游记》,使得唐僧玄奘的名字家喻户晓,自不必再说。而鸠摩罗什的名字,尽管在佛教界如雷贯耳,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并知晓不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鸠摩罗什,出自皇室贵胄,其父为龟兹国国师。自幼聪敏,被誉为龟兹智慧之子。七岁随母亲出家,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奥义,博闻强记,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精般若,盛名西域。</p><p class="ql-block"> 东进凉州(今武威市)、长安(今西安市)后,把后半生全部投入到了弘扬佛法和译经事业上。他所翻译的佛经被佛教界奉为完美译本,译成的《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至今仍是佛家圣典。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佛教宗师,名满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公元 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舍利子被安置于凉州鸠摩罗什寺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晋十六国期间,鸠摩罗什在苏巴什古城这个国家寺院驻寺研习佛法、开坛讲经,历时二年多的时间。由于他佛理精绝,僧徒广众,影响巨大,为盛名西域的高僧,终被他国以武力手段掳到西凉、长安。这种劫掠式的“人才”争抢,不但阴差阳错地大大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也为中国佛教界造就了一位承前启后的圣僧。</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二年(公元 628年),玄奘在去印度取经的路上西行至此,见这座苏巴什寺庙规模宏大,僧侣云集,香火旺盛,便也在这里停留了下来讲经弘法。这一呆就是两个多月,殊途同归,也为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 7世纪中叶,大唐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也陆续集聚到这里,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佛家子弟相互交流,使得佛事文化更加兴隆。</p><p class="ql-block"> 只是到了 9世纪,佛寺为战火所焚,因而日趋衰败;14世纪初,伊斯兰教进入塔里木盆地后,此寺彻底废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女儿国兴衰的过程,也被不知哪个朝代的好事者编成了故事,流传了下来。说是在女儿国兴盛的时候,这里曾是一块风水宝地,物资丰富,显赫一时。当时,山上的游牧部落曾多次入侵,都被女儿国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保家卫国,将入侵之敌赶了出去。</p><p class="ql-block"> 然而,富饶强盛的女儿国,没有消亡于外侵人祸,却毁于一次不可避免的天灾。一次大地震引起了山洪暴发,一夜之间,滔滔洪水将城堡吞没,女儿国也随之覆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天灾人祸中毁灭的苏巴什古城,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近千年,期间被国外所谓的探险队几次掠夺性发掘,使之遭到了极大破坏。</p><p class="ql-block"> 直到建国后,在国家管理部门的直接主持下,对遗址进行了多次保护性考古发掘,才使得这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废墟”有了名正言顺的归属,也渐次显露出其往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发掘,在苏巴什古城遗址上还出土了汉、南北朝、唐代钱币,波斯萨珊朝库斯老二世银币,铜、铁、陶、木器、壁画、泥塑佛像及绘有乐舞形象的舍利盒等。此外还发现写有古文字的木简及残纸、人物壁画,壁画上还有龟兹文题记。</p><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些新发现表明,苏巴什佛寺在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享有盛誉,一直是西域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部门认为,该佛寺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年的阳光依然照耀在这片往日辉煌、今日落寞的残垣断壁之上,千年的河水依然奔腾不息地穿城而过、见证着古城的兴衰历史。</p><p class="ql-block"> 阳光下,河水旁,来此地游览怀古的人们默默地静立着、凝望着、思索着。</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矗立在广袤戈壁滩上的古城遗址,是在倾听着女儿国对河水的述说、还是思衬着寺庙对阳光的依恋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