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课件封面</p> <p class="ql-block">二、教材介绍</p><p class="ql-block">《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内容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本课时内容主要探究长方体的特点,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问题导学</p><p class="ql-block">师:孩子们,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p><p class="ql-block">生汇报</p><p class="ql-block">师:这些都是平面图形,那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p><p class="ql-block">生汇报</p><p class="ql-block">师:我们从五年级开始研究立体图形,这个单元先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圆锥的认识将会在六年级时候继续研究。这节课先研究长方体。(板书课题)</p><p class="ql-block">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p><p class="ql-block">学生汇报</p><p class="ql-block">师:这些物体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名字——长方体,看来长方体有一些共同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师:在前置作业中,同学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制作了长方体,一起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发现,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从面、棱、顶点这三方面来描述的。那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呢?我们跟随小朋友们制作长方体的小视频一起去认识。</p><p class="ql-block">(播放小视频,顺势介绍面、棱、顶点)</p> <p class="ql-block">(二)探究新知</p><p class="ql-block">师: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哪些特征呢?</p><p class="ql-block">生汇报</p><p class="ql-block">师:这些都是有关数量上的特征。老师这里有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它是长方体吗?为什么?</p><p class="ql-block">学生汇报</p><p class="ql-block">师:看来长方体的面和棱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接下来,结合同学制作的长方体,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面和棱各自还有哪些独有的特征,小组讨论交流。</p><p class="ql-block">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p> <p class="ql-block">师生共同小结长方体特征。</p><p class="ql-block">(三)检测悟学</p><p class="ql-block">1,师:这是一个长方体,如果去掉一条棱,你能想象到原来的样子吗?再去一条呢?继续去掉,至少要保留几条你都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呢?拿出你们组的长方体框架,拆一拆。</p><p class="ql-block">学生活动</p> <p class="ql-block">师:举起来看看,指一指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p><p class="ql-block">如果这个长方体的长为12㎝,宽10㎝,高6厘米,你能想象到他原来的样子吗?从图中选出正确的面。</p> <p class="ql-block">学生自主活动</p><p class="ql-block">如果长缩短到11厘米,你知道哪些面变了,哪些面不变?</p><p class="ql-block">如果宽缩短到8㎝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p> <p class="ql-block">2,这是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你能想象到这个长方体吗?试着比划一下。他可能是什么物体?</p> <p class="ql-block">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p> <p class="ql-block">四、教后反思</p><p class="ql-block">(一)课前思考</p><p class="ql-block">在《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关于前置作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对于长方体,孩子们在之前的学习与生活中,已经有充分的感受,能从众多的物体中辨认出长方体,而这节课要在低年级能“辨认”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这两个学段目标不同,却又是相互联系的,本节课的学习是之前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深化。</p><p class="ql-block">那学生从“辨认”到“认识”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如何突破这样的难点?</p><p class="ql-block">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这样实践类的前置作业:</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制作长方体,有的是切土豆、切萝卜,切水果等</p> <p class="ql-block">有的是用小棒、筷子等搭出一个长方体</p> <p class="ql-block">有的是用一些纸片围出了一个长方体</p> <p class="ql-block">还有的是用橡皮泥捏了一个长方体</p> <p class="ql-block">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前置作业反馈,真心佩服他们的创造力,而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辨认”层面,关于长方体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发现。</p> <p class="ql-block">对于这样的实践作业,孩子们体验了、有发现了,自然就有话说了。</p><p class="ql-block">2、关于空间想象的思考</p><p class="ql-block">这节课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目标自然是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这也是所有老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目标,但环顾整个小学阶段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尤其是立体图形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并进一步为后面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做好铺垫。因此,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将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贯穿于整节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①刚开始的导入环节,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并逐步由这些实物抽象出长方体,为后面的空间想象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②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后,我专门设计了关于空间想象的练习:</p><p class="ql-block">第一层次:由看得见的长方体框架到只有一组长宽高的小棒,初步建构长方体框架模型。</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长方体,如果去掉一条棱,你能想象到原来的样子吗?再去一条呢?继续去掉,至少要保留几条你都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呢?拿出你们组的长方体框架,拆一拆。</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逐步拆的过程中就是空间想象能力的建构过程,当出现只留下长宽高一组后,进一步让孩子们想象:举起来看看,指一指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指一指的过程就是空间想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过程。</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次:由长方体框架逐步构建它的6个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如果这个长方体的长为12㎝,宽10㎝,高6厘米,你能想象到他原来的样子吗?从图中选出正确的面。</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选择的过程中,就是建立长方体的面与棱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p><p class="ql-block">第三层次:由几何体想象实物,回归生活。</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你能想象到这个长方体吗?试着比划一下。他可能是什么物体?</p> <p class="ql-block">与课前的导入相互回应,将抽象的几何体再次回归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使孩子们的空间现象得到验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关于小组汇报问题:</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个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坚持下来造成的问题,因此,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要注重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小组活动及汇报组织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的作用,小组间的配合上应在平时的课堂中逐步培养。</p><p class="ql-block">2、在孩子们的前置作业中,发现孩子们关于棱的发现,不仅是数量与长度的一些发现,还有的提出了两条棱是互相垂直的,或者是说到有每个面都有4个直角。因此,在课堂中,我就设计了探究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互相平行且相等,从一个顶点出发的3条棱互相垂直。</p><p class="ql-block">但是对于新授课的教学,是否有必要出示,对于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如何划定?</p><p class="ql-block">(三)专家建议</p><p class="ql-block">对于《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课例,那对于讲课者又有怎样的认识与突破,张老师提出,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前置作业,面对孩子们反馈回来的各种长方体,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前置作业,在充分的交流与感受中体会长方体的特征,深层次地挖掘前置作业的内容,让学生主动有话说,在思考中逐步探索长方体的特征。</p><p class="ql-block">的确如此,关于孩子们对长方体的一些发现,虽然已经在前置作业中动手操作了,但是汇报时总是感觉停留在表面,听了张老师的指点,感觉顿悟了,尤其是听了张老师关于《年月日》的前置作业处理,分层次汇报,在孩子们交流与评价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实现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这时的学生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再引入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课堂中,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前置作业,应从孩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作品入手,再交流自己调整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发现,引发孩子们的深层次思考。那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在随后的作业中布置了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制作长方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想法。</p> <p class="ql-block">多么深刻的感受与体会,这不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吗?相信在孩子们的交流与汇报中,对长方体的特征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与体会。</p><p class="ql-block">感谢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伙伴的鼎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