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编辑制作:杨波</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忘初心 回顾历史</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放军第十二医院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前身系晋绥军区下辖吕梁军区的第一野战医院。1946年10月30日成立于山西省离石县背石村,随即参加了晋西南及汾孝战役。1947年3月改编为晋绥军区第二纵队野战医院,开赴陕北执行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环县、合水、榆林及沙家店等战役。解放韩城、宜川等城镇后,返回晋南解放运城。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7年经“三查三整”运动后,医院西渡黄河进驻韩城柏香村参加了攻打瓦子街、韩城、西府、渭北、陇东等战役。这一时期,除严重伤员、专科伤员需要转院外,大部分伤员均由医院独立治疗,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医院管理模式,从伤员入院、诊断分类、手术操作、日常护理,到政治工作、教育管理、伙食保障等都逐步得到了规范。之后,医院随军西进解放西北,参加了扶眉战役和解放清水、天水、西宁等战斗,翻越祁连山,穿过河西走廊,挺进新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1949年8月我院一所二连换药班于解放宝鸡时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1946年10月30日,野战医院在成立后的第二天,院长郑堃和副政委阎大海就带领全院 40 余人投入了晋西南战役。</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靠着一副副担架,靠着一头头毛驴,靠着从敌人手里缴来的药品器械,靠着初学入门的医疗技术,这支年轻的医疗队伍冒着枪林弹雨,活跃在救护伤员的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接受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循着他们渡过黄河西行的足迹,我们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土地上,看到了他们参加举世闻名的保卫延安战的战场--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于是,一幅幅战斗的场面便历历在目:为执行毛主席制定的“蘑菇战术”,医院随野战部队昼夜行军,与敌人转圈周旋。空中,不时有敌机在狂轰滥炸;身后,有敌人追击包围;战场,硝烟弥漫,枪炮之声不绝于耳,多少次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多少次与敌人遭遇,但无论情形多么危急,处境多么恶劣,人手多么匮乏,有“铁脚板”、“铁肩膀”之称的担架队员从未曾丢下一个伤员。是医护人员用钢铁的意志和鲜血生命筑起了保护伤员安全的屏障。他们的突出功绩受到王震司令员的表扬。</span></p><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丹丹花红了一年又一年。在陕甘宁边区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后,这支野战医院逐渐成长壮大,成为有五个休养连、471名人员的医疗队伍1949年5月1日,他们随军西移,踏上了解放大西北的征途。</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翻祁连山,穿河西走廊,越漫漫沙漠,跨过片片绿洲,1949年10月医院来到南疆疏勒县城东郊安营扎寨,随即掀开了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以及为各族军民服务保障的新篇章。</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王明星 陕西渭南人,1926年8月出生。1947年4月入伍。1953年7月入党,大专毕业。历任医生,外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先后参加过晋西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宜瓦等战役,在扶眉战役永丰战斗中救治伤员七天七夜,因工作表现突出,1949年2月第二军表彰为“特等模范医务工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辈王明星1947年参加运城战役、1947年2月西渡黄河青化砭战役、1947年4月蟠龙战役、1948年2月西渡黄河宜瓦战役、1948年8月永丰战役、1949年6月扶眉战役七天七夜救治伤员,时任外科主治军医。1949年2月二军在朝邑召开首届英模代表大会,医院主治军医王明星作为特等模范医务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受到政委王恩茂的表扬。他是十二医院早期建院史上的见证人之一。向戎马生涯的前辈王老致敬!愿他安享晚年健康长寿!</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5年4月,医院第一例胃穿孔修补术成功</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第二排右四陈新院长、第三排右三方向、右五王明星、右六王汉云。</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已故前辈业绩</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六〇年,组成以任敏为队长的24人野战医疗队,参加西藏阿里地区平叛战斗,历时三个月。首次提出“三队”口号:即医疗队、宣传队、慰问队。出色完成工作任务,获阿里分工委、专署、支队党委联合赠送的绣有“保障人民健康”的锦旗一面。收治伤病员约100名。</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六二年,参加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组成以岳重民为队长的 28人医疗队,历时近7个月,被誉为“红色高原医疗队”,在新疆军区召开的庆功大会上荣立集体三等功,多人荣立个人三等功。</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7年撰写的《新疆蜱传性回归热》刊登在59年《人民保健》第五期,确定了新疆是蜱传性回归热疫源地,提出了诊断,防治的方法,使此病在部队得到控制,还填补了国内在传染病方面的一项空白。是十二医院第一篇刊登在全国性杂志上的论文。此成果1977年新疆军区科技大会获奖。</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0年西藏阿里平叛,率领十二医院第一批25人的医疗队,受到南彊军区表彰,荣立三等功。被誉为高原上的“神医”!阿里专暑授予“保障军民健康”的锦旗,也为高原病的防治积累经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再任队长带领医疗队进藏,首战地点海拔5200米,我军战士多有严重的高山反应,甚至有肺水肿。在此,首次使用人工冬眠疗法,疗效显著,挽救了高原肺水肿病人的生命,为治疗高原病打下了基础。荣立三等功。高原医疗队战后被誉为“红色医疗队”。受到南疆军区及阿里军分区的表彰。任敏被誉为“高原上的神医”。</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姜志旺60年西藏阿里平叛、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指导员,任敏、董旭、唐正明、黄屏兰、张立云、杨万多均系两次上战场医疗队员。</span><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60年平叛医疗队、62年对印反击战医疗队员岳重民、鲁森、任敏、姜志旺、董旭、骆进义、刘汉民、陶亚祥、杨万多、段惠珍十名医疗队员均已去世。</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1956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校毕业的张毓华响应党的“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西陲边疆的十二医院。直至 1983 年逝世,他把全部的爱和全部的情都奉献给了边疆的医疗事业,献给了边疆的各族群众。群众说:“张毓华为我们做的好事就象那满架的葡萄,看得见,数不清。”“白求恩我们没见过,可是我们见过张医生,张毓华就是我们维吾尔族的白求恩。</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鲁森1959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二等功,高原开颅手术第一人。1960年参加西藏平叛,荣立二等功,1969年参加援巴任务,荣立一等功,受邀参加国庆20周年庆典,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span><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冯桂兰1958年荣立个人二等功,1988年被原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表为全国“双拥”先进个人,1989年荣获原总政治部“老有所为”精英奖。</span><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一九七七年,全军医院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院长曹元生、军医冯桂兰分别代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出席了会议,医院被评为全军先进医院。荣获锦旗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70年代初,医院救治伤员痊愈,当地老百姓送来了锦旗。</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军医张自奋建院初期,在医院开展第一例输血等新业务,荣立甲等功一次,1954年被西北军区表彰为模范医务工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外科主任军医聂振华,在西藏抢救病人的手术当中,不幸感染乙肝,仍然带病坚持工作。感染后没有及时的救治。造成肝硬化腹水,于92年11月肝癌病逝,时年57岁。</span><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军医刘培义(左)和步二团卫生队长王旭,1961年在库尔那克堡哨卡巡诊。</span><br></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杨文琴81年7月参加医疗队在阿里为藏民看病</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孙维仁、杨征、郭永谦、向宇平、刘培义。</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一张张图片如同历史之镜,让我们看见在祖国前进发展的征途上,那一个个栩栩如生,铮铮铁骨的英雄前辈,你们的音容笑貌,你们的奋斗誓言,久久的萦绕在我们心里。你们用青春热血,谱写出人生最华丽的篇章。没有前辈艰苦奋斗,何来今日繁华盛世!</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用今天的青春,致敬前辈们的青春;用今天的繁荣幸福,向当年艰苦创业的前辈致敬!</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忘初心,砥砺奋进</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时期和平树下,炮火硝烟早已散去,但只要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或者是重大军事活动,只要祖国召唤,人民需要,医院官兵仍像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那样,敢挑重担,敢打头阵。</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二医院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组建于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解放西北、进军新疆、剿匪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平息反革命武装暴乱、刚果(金)维和等血与火的洗礼,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疆的解放、发展、稳定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0年元旦前夕,副院长张远炎、内三科副主任赵升阳、护士吴宁宁、周玉霞、蒋雯娟。接受上海拔4300米的狮泉河抢救突发性心肌梗塞的西藏阿里军分区副政委肖旺堆任务。他们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向阿里高原的黑鹰直升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赵升阳、张远炎、吴宁宁、周玉霞、蒋雯娟(1989、12、30上午、喀什机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被誉为“高原心血管病克星”的赵升阳在 20 年的高原边防军旅岁月中,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努力攻克诊治心血管疾病难关,从“生命禁区”和“死神”手中抢救出数百名戍边将士的生命,并撰写了 20 余万字,配有近 200 幅图片的(先天性心能病现代诊断学》专著1部,参加编写专著2 部,在国家,军队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3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并创造了在海拔4300 米地区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记录! 1991年10月,当凝聚了赵升阳无数心血的著作《先天性心脏病现代诊断学》终于问世,向全国发行时,我国心血管病权威专家、全军心血管病专业组长杨兴生教授手捧书稿嘘嘘感叹:“戈壁滩里的赵升阳做了一件我这辈子想做而没有做到的好事。难得,难得啊!”</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1990年4月5日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民族分裂分子反革命暴乱,医院派出由张远炎领队,薛金山为队长,陈剑英为教导员的 22人平暴医疗队,15人荣立三等功,医疗队被新疆军区评为“平暴先进集体”。</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6年以来,伽师县发生三次强烈地震,我院派出医疗队为群众抗震救灾防病治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各级首长和驻地群众的高度赞誉。被自治区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被喀什地区表彰为十大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外二科护士古丽努尔荣立个人三等功。</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1998.8.28曰至9.6日,王子录副院长带领十二医院边防医疗队到边防十一连防区七个连队等单位巡回医疗。体检455人,行程1200余公里。</span><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9月26日至10月3日至边防十二团防区为边防人员700余人体检。行程1400余公里。</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放军第12医院,2001年6月参加保障西部系列演习;2001年9月11日参加911边境封控;2003年4月参加抗击非典疫情。</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第十三批 赴刚果(金)维和</span></p><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根据军委总部和兰州、新疆两级军区命令,2011年5月,军区抽组成立了由医院政治委员冯华、医务处主任黄俊军带队,以第十二医院官兵为主组成的第十三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经过2个月的集中训练,于7月18日出国,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在军区党委机关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全队按照“维护世界和平,展示国家形象”的总体要求,深入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喀喇昆仑精神,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以医疗保障为中心的维和任务,为刚果(金)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43名队员全部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为中国军队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伟大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九批赴刚果(金)维和</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根据兰州新疆两级军区命令,南疆军区依托解放军第十二医院抽组成立第十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分队共 43名队员,其中医疗技术干部29名,行政保障人员 14 名。分别来自第十二医院、汽车第二十九团、第十八医院、通信第八团、边防第十三团、军区心战分队、解放军273医院等7个单位。分队队长由第十二医院胡华院长担任,王卫斌副院长和医务处主任谢明分别任行政副队长和业务副队长。全体队员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安全圆满的完成了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维和任务。 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体现了大国担当,受到了联刚稳定团和驻地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全体队员均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从担架窑洞为主体的野战医院到现代化医院的距离有多远?十二医院走过的不仅是从黄河岸边到塞外绿洲的空间距离,富有官兵们执着地向现代化医院阔步迈进的新的历程.....</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形成了一系列的光荣传统,这就是: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白手起家,勤俭办院的创业精神;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医学专业知识的敬业精神;忠于党,忠于民族解放事业,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主人翁精神;爱护伤病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组织观念强,纪律严,作风硬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地方,爱人民,和群众共生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现在的十二医院门急诊大楼</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少个日夜风餐露宿,挑灯夜战;多少个日夜彻夜不眠,刻苦钻研;多少人放弃探家、休假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少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现在的人可能无法弄清他们的姓名,但在第十二医院的发展史上永远都会铭记着他们的功绩和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官兵,也才有了十二医院的今天。</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十二医院从离石诞生到八渡黄河,从征战西北到进军新疆,战斗的足迹深深地镌刻了一批又一批报效祖国的热血儿女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救死扶伤的辉煌业绩;革命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白衣战士艰苦备尝、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继往开来的崇高向往和不懈追求。</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清明节来临,晩辈缅怀前辈。</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4月4日清明节,我们点燃一盏心灯,缅怀十二医院的前辈们,你们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人民和边防官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74年过去了,十二医院变化已经焕然一新,但岁月并没有冲淡晚辈对前辈的怀念,你们的名子依旧穿透时空,感召人心。缅怀先烈再次缅怀前辈,继承前辈遗志,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你们英灵将名垂千古!</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历任院长(部分已故)</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历任政委(部分已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已故的部分前辈</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铭记历史,我们缅怀先烈。已故的前辈们,愿你们在天堂安息,晚辈永远怀念你们!</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部分历任院长、历任政委及部分已故的前辈照片,由院史办及本人家人提供。</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