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人游记(卷七)冒雨游乾陵

山野村人

<p class="ql-block">作者:山野村人.诵读:阳光晓溪</p> <p class="ql-block">山野村人游记(卷七)</p><p class="ql-block">冒雨游乾陵——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无字丰碑</p> <p class="ql-block">山野村人游记(卷七)</p><p class="ql-block">冒雨游乾陵——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无字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红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西安,乃中国十三朝古都。经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十三朝,建都3700多年,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现如今大雁塔、小雁塔、钟楼、碑林……依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人。李世民、唐三藏、武则天……这些历史上的人物让人们津津乐道。古都的城墙至今保留完整。大唐朝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唐僧取经的民间传说就扎根于国人心中。笔者曾几次到过西安,都为古都风貌和它的壮丽雄姿所叹服。玩遍了西安,自然想到乾陵游览,去看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无字丰碑!</p> <p class="ql-block">一.水承教授话乾陵</p><p class="ql-block">公元2020年九月去乾陵,陪我去的是妹妹红霞和妹夫水承,水承亲自驾车。两位都是西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她们久居西安,是名符其实的陕西通。谈及唐史,那是他们嘴边上的话题。在去乾陵的路上,妹夫说:"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在梁山上,以山为陵,其雄伟气势磅礴是秦皇、汉武所不及的"。外面下起雨来,他打开雨刷接着说,"远看乾陵就象一个睡美人静静的仰卧在那里。走进陵区沿着司马道往前走,你会发现两座小山峰,那是她的乳峰,穿过乳峰一直到北面的梁山主峰下,才是墓地"。外面的雨时下时停,西安距乾陵只有90公里,我正在想象着乾陵的天然雄姿,不知不觉就到了梁山脚下。这时,外面的雨又大了起来,还好大家都带着伞。</p><p class="ql-block">妹妹去窗口买票,我的老年证在陕西还管用,就不用买了。他们两个都是特殊人才,是符合陕西省免费条件的人。由于疫情没有结束,在检票口要求带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就可以顺利通过了。陵区内,我看了看导游牌,上面这样写着:"《唐会要》载,乾陵陵域占地周八十里,园内有两重城墙。乾陵始建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历时23年,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17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妹夫说:"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两座陵墓特别吸引国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东陵,一座是陕西的唐乾陵。前者虽不是皇帝,却是大权独揽,垂帘听政近50年的慈禧太后,后者埋葬的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时政通人和,社会经济发达,死后以山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来陵墓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二.五百二十六级台阶</p><p class="ql-block">来到乾陵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梯梯的台阶,共有526级台阶,18层平台。可见梁山之高大,乾陵之雄伟。台阶与平台,共用32000块长条黑色玉石铺就而成,毎层都有它的含义,现举几例。只听妹妹说:"十八层平台,象征着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的18座陵墓。第一层的34个台阶,象征着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第二层的21个台阶,象征着武则天执政21年。第三层有51个台阶,代表武则天辅政与执政共51年。第四层有108个台阶,代表佛教的108个串珠,也是吉祥数字。第五层有64个台阶,代表着大唐盛世的64个蕃属国来京朝拜。第六层有21个台阶,代表唐朝有21位皇帝。第七层有8个台阶,象征着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乾为首为上,乾陵亦在唐京都长安城西北方,即八卦"乾"方,意即"天"之陵也。故此,才有乾陵之名……</p><p class="ql-block">走过了台阶,就看见两根左右耸立的雕龙大石柱,那就是华表,是皇室帝王的象征。再往前就是司马道(作者注:清代叫神道),两边有翼马、石人、石狮、鸵鸟共124件,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只是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很多石像的头部残缺不全了。包括我们一会儿要看到的61尊蕃属国宾王像,基本上都没有头了"。她说。</p> <p class="ql-block">三.武则天的无字丰碑</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p><p class="ql-block">走过司马道,穿过双乳峰,左边就是无字碑。无字碑高7.53米,重98.8吨。它是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为自己母亲立的碑。无字碑的右面也有一块碑,那是唐高宗的"述圣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亲自为夫君高宗撰写的八千余字的碑文,碑文详细列载了唐高宗的丰功伟绩。可是,武则天的儿子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的母亲写碑文呢?正史没有记载。民间传说,李显立碑时很纠结,因为一个墓中不能葬两个皇帝,他不知道碑上该刻称母亲为太后还是皇帝,所以就没有在碑上刻字。想着过几年想好了再刻上去。后来却遗忘了。这就是无字碑之所以无字的一种民间传说。关于无字碑,还有几种说法。其一说,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其二说,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道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其三说,武则天是为了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能表达。其四说,武则天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历史当然要由后人来写,武则天没法给自己写碑文。那么,我们看看后人是怎么说的。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视她一代明君。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一位好妻子"。毛主席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即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可见毛主席也是给予她很高的评价。但我看见无字碑的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是这样写的:"述圣碑八千字实为女皇辅政,无字碑虽无字母爱永是丰碑"。</p> <p class="ql-block">四.六十一蕃属国宾王像</p><p class="ql-block">离开无字碑,走进朱阙门,有两尊大石狮子守护陵墓。再北面就是雄伟高大的梁山主峰——高宗皇帝与武则天的陵墓。在这里,东西阙楼的后面,我们看到的是61个蕃属国宾王的守陵像。(据说原来是64个,现在只剩下61个了。)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蕃属国使臣而敕令刻制的。61尊宾王像是唐代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标志,也是突出反映中外关系的乾陵石刻艺术的一大特色。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唐朝同世界各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来往,丝绸之路遍及全球。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4个国家和地区派来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臣或首领,立于朱阙门的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从那时起1300多年了,61尊宾王像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或许是来自西域的使臣,毎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长安图志》虽记载了39个宾王像的姓名,但人们很难将姓名与石刻对上号。仅有两名石刻背面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如今的阿富汗,一人来自伊朗。</p> <p class="ql-block">五.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p><p class="ql-block">武则天,名曌,山西文水人。唐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活泼,善于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个可造之材,逐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文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文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尔不群。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选入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以后,武氏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逐赐号"媚娘"。但同时期的徐贤妃聪慧过人,武氏年幼失宠,一直在最低才人档次徘徊,后结识太子李治,两人一见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继位后,对武媚娘不忘旧情,常来感业寺,并于两年后重诏则天入宫,晋封为"昭仪"。永徽元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昭仪被立为皇后。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她"通文史、多智慧"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另眼相看。"百官奏事,时时令后决之"。高宗处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则天利用皇后的身份协助丈夫参与朝政,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受皇亲、重臣妒恨的。</p><p class="ql-block">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眩,目不能视。逐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高宗虽厌其独断专行,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金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公元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听政。一年后便废掉了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p><p class="ql-block">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已经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與论"武后是弥勒佛转世,当为唐朝天子"。接着又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神圣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的三十余年执政的生崖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她称帝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的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p> <p class="ql-block">六.武则天的治国方略</p><p class="ql-block">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上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尊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武则天当政的前期,为使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武则天命令邢部尚书韦方质起草了专供考察地方官员的《风俗廉察48条》并给予考察官相当大的权利,可以先斩后奏。地方官畏之如虎,无人敢以身试法,腐败行为者少之又少。在用人上,武则天任用的狄仁杰、魏元忠等均为名相,正因如此,通过他们带动的作用,使整个官僚队伍形成克己奉公,勤于正事的良好风气。在制度建设上:(一)设立铜匦(举报箱),鼓励告密,对举报出来的腐败官员,一经查实,一律授官。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在这样一种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除了少数肆无忌惮的酷吏和内宠外,官员们只好收敛起贪赃枉法之心。(二)分设肃政左右台,加强对官员的相互监察。唐初沿袭隋制,朝庭最高的监察部门是御史台,负责监察自宰相以下各级官员的尊法守纪的情况,举报弹劾处理各类违法乱纪的官员。武则天将御史台改为肃政台,专门纠察中央百官和军旅。另外,增设右肃政台,专门负责京畿地区和地方各州县官员的按察,并将监察官员由此前的18人增至40人,旋即又打破"左以察朝庭,右以澄郡县"的格局,使左右两台迭相纠正。左台官员亦监察州县。由此,使监察运作有法可依。</p> <p class="ql-block">七.武则天的历史政绩</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武则天统治的中后期,这个时期唐朝解决了大部分内忧外患的问题,开启了高速发展。就比如说在政治上非常的开明,她任用了大量有才的人,把他们安插在各种重要的岗位上,然后在这些能臣的辅助下,整个朝政可以说一片欣欣向荣。除此之外,武则天也是一个敢于改革的君王。在位期间,她颁布了大量有利于民生发展的创新政策。就比如说武则天,注重减轻老百姓赋税,象其中的"薄赋敛"就是很好的政策,这些政策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后唐朝的整个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经济上,重视鼓励农耕,编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规定有余粮者予以奖赏,她还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减免劳役。她执政期间,唐朝编户人口几乎增加一倍,达到了615万户,增长迅速。在选官用人上,她进一步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又开"南选"(选南方人口科考)和武举,广泛取士,鼓励自荐,破格用人。她录取的进士人数比唐太宗时多几倍。在军事上,除了经营西域安西四镇外,还增置了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使丝绸之路畅通,重新使大唐兴盛起来。她还与突厥默啜可汗和好,归还降户,并一次赠送"谷物四万斛,杂布五万匹,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成为民族史上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一位天才般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奇女子。她一生内修国政,外御强敌,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她大力任用一批贤良之臣,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终于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帝国。武则天派薛仁贵东征,又修好吐蕃使疆域稳定,为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武周政权国富民强,人口激增,社会稳定,欣欣向荣的原因所在。上述分析,说明武则天时期,有卓勋于唐。</p> <p class="ql-block">八.武则天与唐三藏</p><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与唐三藏几乎是同一时代,但不在同一领域。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武则天和唐三藏,还有一番很值得言说的故事。因为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信奉佛教,经常带着孩子出入佛门。武则天也说过:"朕爱自幼龄,归心彼岸"。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可爱的1岁多的小女孩儿跟着母亲去寺庙,蹦蹦跳跳游玩之时,便遇上了年轻英俊的玄奘法师,这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场景,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武则天。</p><p class="ql-block">据《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历史上真实的唐三藏,只身一人去取经。唐三藏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是佛家三大翻译家之一。他很有才华,据说能过目不忘,而且不需要什么帮助,就能直接翻译佛经,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唐玄奘历尽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17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并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七尊,经论657部。</p><p class="ql-block">贞观十九年(645年),43岁的玄奘载誉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带着太子和后宫嫔妃一起为玄奘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国都长安万人空巷,从朱雀大街到弘福寺门口,信徒、市民排成了数十里的长队,都希望一暏高僧玄奘的风采,这可能是武则天与玄奘的初次认识吧。显庆元年(656年)正月,武则天的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武则天在大慈恩寺为皇太子设了一个五千僧斋,并派朝臣前去行香。同年三月,高宗御笔:"大慈恩寺碑文"完成,是武则天派亲信许敬宗亲送碑文给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在谢表中,不仅感谢高宗的皇恩浩荡,而且同时感谢武后的恩典。此后玄奘的谢表常常将皇帝、皇后并提。到了656年玄奘生病,高宗和武后都非常关心他的病情,数次派人问候照看。玄奘病愈后,再次上表感谢。后武则天生李显难产,请唐僧诵经祈祷,满月时收佛光王李显为徒。657年正月十三,唐高宗和武则天幸东都洛阳,由玄奘陪同。</p><p class="ql-block">唐僧活到66岁(664年),公元705年,西安、洛阳为唐僧各修佛光寺,追认大遍觉法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1.参考书目:《陕西五千年》、《容斋随笔》、《长安图志》。</p><p class="ql-block">2.资料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作者照片</p> <p class="ql-block">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及河北、北京、广东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刘晓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