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幼儿园里,特别是小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冲突:明明两个小朋友玩得好好的,突然一个嚎啕大哭,接着另一个也哭起来了。<br></br></h3></br><h3>眼尖的旁观者立马报告老师:某某咬人!</h3></br><h3>家长们平时带娃跟好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可能也遇到过类似事件。</h3></br><h3>我家儿子上幼儿园那会儿,有个顶要好的哥们叫琦琦——从小班开始,两人就黏糊得形影不离,琦琦还总喜欢揉捏他的脸颊,就像捏一个橡皮玩具。</h3></br><h3>然而有天晚上洗澡,一脱衣服,把我吓一跳:背上、肩上都出现了伤痕,有一处还破了。</h3></br><h3>“这是怎么回事?”我点点他的伤处问。</h3></br><h3>“今天上完钢琴课,琦琦吃我的。”</h3></br><h3>“傻瓜,那不是吃,是咬。小朋友不能咬人的,这是不对的,你有没有告诉老师?”</h3></br><h3>“没有。”</h3></br><h3>“那,疼不疼呢?”</h3></br><h3>“疼!”</h3></br><h3>爸爸也跑来验伤,并告诉他:“儿子,你要记住,无论是被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咬,都是很危险的。”</h3></br><h3>“不危险,又不是刀。”小家伙辩道。</h3></br><h3>真是个憨儿!</h3></br><h3>这下气的我这个当妈的咬牙切齿,第二天送去时跟老师反映了情况,老师问琦琦:“你为什么咬他啊?”</h3></br><h3>得到的回答也很离奇——“因为他不好好吃午饭!”</h3></br><h3>老师气道:“他不吃饭,跟你咬他有什么关系!”</h3></br><h3>“因为我担心他长不大。”莫名委屈!</h3></br><h3> ……</h3></br><h3>此事就此了结。</h3></br><h3>后来有次家长开放日,我遇见琦琦妈,她反复跟我道歉:“不好意思哦,把你家儿子咬成那样,也不晓得他到底怎么回事,我回家批评他了,他居然还很委屈,说自己是关心好朋友长不大,为他好……真搞不懂这小孩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保证过以后不咬人了,就看他的表现了。”</h3></br><h3>当时的我心想,算啦,我也学儿子大方点,就笑道:“没关系的,小孩之间玩在一起,难免的。”</h3></br><h3>那孩子为什么会咬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h3></br> <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孩子为什么会咬人?</strong></h3></br><h3><strong>可能的原因有哪些?</strong></h3></br>1<h3><strong>迟到的口腔敏感期</strong></h3></br><h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我们的孩子在0-6岁,要经历这两个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h3></br><h3>通常而言,从孩子喜欢用手指揉捏比较软的食物(如面团、土豆泥)或玩具(如橡皮鸭之类)开始,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口腔敏感期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手的敏感期。</h3></br><h3>手的敏感期被专家称为是更智能的一种方式——因为孩子们不再只是“感受”某人某事某物,而是开始进化到像大脑一样“辨别”。<br></br></h3></br><h3>就像进入小班的琦琦,特别喜欢“揉、捏、掐”,其实就因为他在经历手的敏感期,他需要随身带一个“软绵绵”的橡胶玩具来满足自己想“捏”的感觉,继而他还会想通过手尝试更多“高难度”的操作,例如自己使用筷子夹菜、系鞋带、端东西、弹琴等等。</h3></br><h3>那么,按道理琦琦小朋友既然已经“进化”到了手的敏感期,怎么还会莫名其妙地咬了他的好朋友呢?并且好像并不知道这是不对的。</h3></br><h3>很多大人会觉得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其实,<strong>这很可能是孩子在小的时候,自己“吃手”时总被人打断,从而导致口腔敏感期滞后。</strong></h3></br><h3>既然在他的观念里,咬自己是不可以的,那么他就会在上了幼儿园之后,通过咬别人来补上这一敏感期的需求。</h3></br><h3>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爱干净的家长看来,乱咬东西不卫生,当然也包括吃自己的手,于是极力阻止孩子。</h3></br><h3>这样一来,孩子口的敏感期被破坏,进而带来一些问题。</h3></br><h3>比如“咬人”就是没有过渡好这一敏感期的一个重要表现。</h3></br><h3>2</h3></br><h3><strong>可能是男孩发泄焦虑紧张的方式</strong></h3></br><h3>另外一个原因主要针对男孩,尤其是刚上幼儿园3-4岁的小男孩,用资深儿童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年幼的男孩咬人这很正常,因为嘴巴是他们最早发育成熟的身体器官。因此,当他们的身体感到特别焦虑紧张时,往往通过嘴巴来表现。”——注意:伶牙俐齿的女孩可能会使用语言,向老师打报告,但男孩情急之下的表现可能就比较“不同”。</h3></br><h3>当然这样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会让其他孩子感到疼痛,让老师感到泄气,也会让父母感到难堪,可你要明白,其实他自己也并不想咬人——他是出于绝望才做出了这种举动,事实上他是在寻求我们的帮助。</h3></br> <h3><strong>02</strong></h3></br><h3><strong>被小朋友咬伤后,</strong><strong>有危险吗?</strong></h3></br><h3><strong>怎么处理伤口?</strong></h3></br><h3>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产生的摩擦先放在一边,被咬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一定是,伤口怎么办?会不会留疤?会不会感染病毒?用不用去医院打狂犬疫苗呢?</h3></br><h3>被小朋友咬伤,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碍,皮肤上有个小牙印,也不会留疤痕的,只要没伤到皮下组织,问题不大。</h3></br><h3>不过人的口腔虽然是吃东西的地方,但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干净。人们吃东西之后,总会有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这就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直接的食物来源。</h3></br><h3>有统计称,人的口腔中有500多种,至少有2000亿个细菌,即使是非常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口腔中的细菌也不少于500亿个,而不注意口腔清洁的人口腔中的细菌会多达1万亿个。</h3></br><h3>所以,当孩子被别的小朋友咬了,出现伤口后,老师或家长需要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最后涂上碘酒。</h3></br><h3>如果咬得比较厉害,没有超过24小时可以冷敷局部防止淤血的部位加重,48小时后可以热敷局部促进淤血的吸收。</h3></br><h3>伤口较深的话,就需要去医院外科处理。</h3></br> <h3><strong>03</strong></h3></br><h3><strong>如何阻止孩子咬人</strong></h3></br><h3><strong>建议家长怎么做?</strong></h3></br><h3>找到了原因,那么家长在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做?</h3></br>1<h3><strong>帮助孩子弥补口腔敏感期需求</strong></h3></br><h3>首先建议家长不要过于斥责孩子,可以买一些手指饼干或咀嚼棒来给孩子咬,帮助孩子弥补一下口的敏感期需求。<br></br></h3></br><h3>2</h3></br><h3><strong>传授孩子细节性的交际技巧</strong></h3></br><h3>孩子的口头语言丰富了,就不会借助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了。</h3></br><h3>早期教育专家唐纳·维特默,在《从咬到拥抱》一书中,也讲到孩子的情绪及社交问题:<br></br></h3></br><h3><strong>第一步:</strong>先要让孩子理清双方的情绪,比如别人抢你玩具,你咬了人家,就要让孩子明白你自己很“生气”,而对方很“伤心”;</h3></br><h3><strong>第二步:</strong>再让孩子们提出解决方案,家长可从旁提供建议;</h3></br><h3><strong>第三步:</strong>鼓励孩子自己去修复矛盾关系。达到“从咬到拥抱”的一个和好过程。</h3></br><h3>3</h3></br><h3><strong>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strong></h3></br><h3>对于男孩,讲道理或许只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这对于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可能并没有多大用处。<br></br></h3></br><h3>如果你的儿子被批评后屡教不改,作为家长,你可以尝试找老师商量以下几个方法干预:</h3></br><h3>首先给他弄个私人空间,可以让他平举胳膊,以此半径,画个圈,作为他自由玩耍的领地。是的,有些孩子不在乎,但可能你的儿子很需要。</h3></br><h3>其次,噪音也可能让他受不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老师播放一些和缓的音乐,让房间变得安静些。有时候这能改善整个氛围。</h3></br><h3>最后,就是请配班教师额外花几天时间,坐在你家儿子身边(盯着他)——目的当然不是监督他,而是留意别的孩子靠他太近,当他抓狂或不知所措的瞬间,提醒并帮助他控制好自己的冲动行为。</h3></br><h3>4</h3></br><h3><strong>引导孩子对攻击行为的理解和反思</strong></h3></br><h3>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出现攻击行为,家长一定不能纵容和不闻不问,首先要表明当自己的态度,同时也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h3></br><h3>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明白打人、推人、抢夺、骂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让孩子认识到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不受人欢迎,让其发自内心减少攻击行为。</h3></br> <h3>当孩子咬人、打人时,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h3></br><h3>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h3></br><h3>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h3></br><h3>当孩子因委屈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我知道你受委屈了。”</h3></br><h3>当孩子因生气咬人打人时,说一句:“你很生气对不对?”</h3></br><h3>当孩子因恐惧咬人打人时,说一句:“别怕,我陪着你。”</h3></br><h3>当孩子因无助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没事,我来教你。”</h3></br><h3>当孩子被冷落咬人打人时,说一句:“来,妈妈抱抱。”</h3></br><h3>那个爱咬人、打人的小孩,更渴望父母的怀抱和疼爱。</h3></br><h3>对孩子以爱治暴,永远是最管用的。</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Xn6klvekEE0wzAUtJeaK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