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满园,百花艳,教海扬帆航远程。 为了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1年3月15到3月19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为全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的平台。时建松校长以及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安排如下</p> <p class="ql-block">评课参照表</p>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公开课收到实效,各位老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扎实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节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老师们或声情并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或有效利用多媒体,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或让孩子静心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词句……</p><p class="ql-block"> 教师们教学手段多样,展示了实际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李涵《千人糕》,李老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结果。进而对学生进行“学会珍惜,反对浪费”的价值观教育,是一节很生动的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左娟《我多想去看看》,左老师基本功扎实,感情丰富且富有亲和力。识字、分小节学习课文目标明确,层层推进。采用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多种阅读形式,效果明显,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学目标明确,举止自然,教态亲切,课堂完整,有效!</p> <p class="ql-block"> 刘士玲《军神》,刘老师教学一开始就紧扣 “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问题对课文进行剖析,通过圈画、理解、感悟关键词语,领悟刘伯承勇敢、坚强、镇静的性格。他的爱国之情、他的坚忍不拔、他的顽强毅力绝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正如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让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范正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范老师问题式教学贯串课堂,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很好,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并教给学生答题技巧,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就可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 王具俊《草船借箭》,王老师主要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们明白“知天时、晓地理、懂人心”的重要性。然后透过重点词句的推敲,感受曹操的生性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周瑜的嫉贤忌能。让孩子们通过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效果甚佳!</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陈忠虎《口算除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陈老师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杨帆《加法交换律》,这节课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整节课教师从“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比、抽象概括—实践应用”层次分明,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这节课杨老师在比较加法算式中感悟运算的规律,自发提出关于规律的猜想,在例子中体验、验证猜想,坚定猜想的正确性,从结论形成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杨菊《认识长方体》,从开课初学生实物观察到知识探究到练习巩固,杨老师自始自终是一个聆听者,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败点、难点、疑点进行鼓励、点拨、引导,如杨老师抓住学生汇报-“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一疑点,放手让学生找一找有没有谁的长方体六个面不是这样的?从而得出长方体还有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这一知识点。教学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学习,杨老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生存的问题进行鼓励、牵引、点拨、指导,可谓灵活机智,做到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方法的开放。</p> <p class="ql-block"> 游春香《圆柱的认识》,本节课游老师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圆柱特征的过程。教学中,游老师无论是“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观察交流活动,还是“操作验证”层面上的操作验证活动,都是在一个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 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首先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举实例,看一看,摸一摸,从而感知圆柱表面的特征,形成表象。其次通过判断,加深学生对圆柱表面特征的印象,学生在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再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加深学生对什么叫圆柱的高及高的特征,以及两底面为什么判断它们是完全一样的认识与印象,最后进行深化练习,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陈艳《分类与整理》,在教学上陈艳老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我们数学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动手操作,给实物分类,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她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她从最开始的情景导入到安排“分气球卡片”活动的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而且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又学会了把已知数据进行整理,又能让学生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p> <p class="ql-block"> 宋婷《鸽巢问题》宋老师把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课件制作、即时练习、板书慨括都设计得非常巧妙、实用。新课开始,宋老师就从大多数学生熟悉的扑克牌游戏导入,来吸引学生眼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活”了,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既好玩又有意义,使学生有乐学要学之感。整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实施过程是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宋老师先从列举、数的组成角度分析、假设等方法来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再让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去探究并建立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就有了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从知识和方法上看都有很大的提升。课上的即时练习有层次,有坡度,首先使用简单的迁移推理方法,然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化”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杨加强《观察物体二》本节课杨老师准备了大量的自制正方体作为学具,设计了摆一摆、想一想、画一画,贴一贴,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是不同的。第一次操作从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他们从摆一摆到看一看,到贴一贴,使学生加深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从而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第二次操作是观察水壶,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p> 英语组 <p class="ql-block"> 黄从玉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所讲的《Four seasons》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p> <p class="ql-block"> 梅丹老师讲解的《My Family》,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通过多种游戏的融入,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小学英语课堂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激活任务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这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大方向,从整堂课的设计看,落实得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 刘群老师这堂《My School》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本课准备得很精心,语言表达和课程设计都很出色。课堂容量大,结构紧凑,达成教学目标。导入部分非常好,能激发学生兴趣,也紧扣本课主题课堂组织有条理,思路清晰,语言自然,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总的来说,这节课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曾玉洁老师这堂《How tall are you?》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教学活动丰富有特色,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p> 集中研讨 <p class="ql-block"> 听课过程中老师们都能积极的参加,校领导认真倾听,详细记录,课后与青年教师们一起评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好的建议。此次公开课是一次精彩的展示,让听课教师都饱尝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并同时引发了自主发展、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新思考。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更高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