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网上图 美丽的小兴安冬季网上取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年根。我从桦阳“青年点”回南岔我舅舅家过元旦,舅舅叫我去趟“利民沟”,看看在那里“倒套子”的表哥,顺便在给他捎点白面。那时的南岔区,城镇居民每月单人的细粮供应好像不足十斤;油是四两,细粮是很少的。舅母在装白面的时候还不忘在面袋子里塞进一块酱油。酱油有论块的吗?那时的南岔真有一块一块的酱油。学名叫“固体酱油”,外包装是个小纸盒,里面是用蜡纸裹包着一块黑褐色的酱块。吃时掰一块捣碎,和上水搅搅就成了黑褐地酱油。我也是在南岔才看到和吃过这种酱油,味道也很好。</b></p><p class="ql-block"><b> 我的这位表哥他是从辽宁山区单身移民到南岔。那时他才十八岁。因为是农民,户口自然是落在了生产队。又因为是单身,派到林场“倒套子”的活把他选上了。生产队去林场干活是冬季的一项副业。也是那时山里的“农民工”唯一的打工出路。工分好像很高。那时好像也没有工资拖欠一说。所以,他也愿意去。那年他“倒套子”的地是利民沟。跟南岔隔河相望。</b></p><p class="ql-block"><b> 吃完早饭,我就背起舅舅打好的包裹,里面有白面和其它的生活用品,向利民沟进发。那天早晨天气灰暗,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眼前迷茫一片。好在雪大风小,过河后,按照我表哥指点的沟膛,趟着厚厚的积雪低头一脚高一脚低的一路走去。不知走了多久,雪停了,天空变得异常晴朗,天气也变得格外寒冷。耀眼的阳光照在皑皑白雪上,雪反射出的光芒刺激眼睛令人难受。好在有集材车的车辙指引,人才不会迷路。</b></p><p class="ql-block"><b> 在一条山沟的尽头,我看见了“倒套子”工人的小马架。孤零零地戳在沟顶头的山脚下。</b></p><p class="ql-block"><b> 因为是新年,“倒套子”的人都回家了,山沟里万物无声一片静谧。这里只有我表哥在那看摊。空荡荡屋里,地中间,一个砖砌的燃烧着大块木绊子的焖炉把室内烘烤的非常暖和。</b></p><p class="ql-block"><b> 我表哥见我来了,非常高兴,他一手搓搓脑袋问我:你一个人来的啊。冷不冷。</b></p><p class="ql-block"><b> 我问他,元旦了,你咋不回南岔那,舅舅还一直叨咕你,叫你回去过元旦。</b></p><p class="ql-block"><b> 他说不回去了,我在这里还有活要干。我这时才发现,空荡荡屋子里并不空荡。满地都是木屑、刨花。墙角还堆放着很多木板和木方。他在木料里拽出一块木板来,这是给你的。我一看是块椴木洗衣板,那时在山里回家时最想带回城的东西是就是椴木洗衣板和椴木菜墩。我还真寻匿了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洗衣板是双面的,一面抠的是直棱,一面抠的是曲线波浪棱,双面周边抠上云字卷。两颗五角星抠在洗衣板上端,每面一颗,做工细腻。非常完美的一件艺术品啊。这句话是现在才感到的。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只是觉着好。真是爱不释手啊。高兴之余,我有些大惑不解。这些板材和木方你是怎么弄出来的,难道不成你这里还有木材加工设备?我的表哥看着我呵呵笑着说,我只有锛子和刨子。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原木变成板材或木方得有带锯或圆锯。这里只有弯把子和快马子。如果光用锛子锛和用刨子刨,那得多少时间和毅力啊。我由衷的佩服我这位表哥了。他不仅能吃苦,在他的身上还有一股坚强不屈的韧性。多年后在唠起“倒套子”的话口时,我又问他在山上是怎么破的木头,他又挠挠脑袋,对我说:你以为我真是用锛子锛啊,那得用多少力气和木头啊。我是用石匠的方法破木头,木匠的手艺平整板方。一冬天我收拾出来三间大房子所用的门窗料。看看我这位哥哥厉害不。</b></p><p class="ql-block"><b> 天道酬勤,一点都不假。勤劳苦干,还有知识,使我的这位表哥不仅在南岔站住了脚,还从一个“小跑腿子”独闯社会,到在南岔成家立业子孙满堂。这难道不是每个南岔人的创业缩影吗。</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元旦,望着远方被白雪覆盖的净月群山,油然的想起七十年代的南岔和那里那时人们的生活点滴。祝南岔的亲人朋友元旦快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3.01.01日22:30记于长春净月</b></p> 网上图片 永翠河畔塔甸子塔头上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