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中72届高中三班碎忆

黄山北麓

<p class="ql-block">   <b>1971年,一个春雨霏霏的下午,我和几个新华来的同学挑着行李走进了太平中学白楼新生报到处,我们是停课闹革命以来高中首招新生,为空荡荡的校园增加了些许的生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分在三班</b></p><p class="ql-block">  <b>72届共有150多名同学,开学之初,编成三个排。所谓“排”就是班级,当时空气里都弥漫着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口号,学校成了军营,整个太中是红卫兵营的建制。每天清晨,大喇叭里都会传出清脆的声音:太中红卫兵广播站。过了一个学期,排改成了班,回归正传。</b></p><p class="ql-block"><b>  出于教学考虑,学校以县城同学为主体组成一排,以仙源同学为主体组成二排,三排则是清一色公社初中班上来的同学。我分进了三排,和来自郭村、焦村、新丰、乌石等公社的荣来、灶根、建辉、志强、严明、承厚、华武、陈洪、士来、国来、根有……朝夕相处,同窗共室,度过了二个学年的高中时代。 </b></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劳动班</b></h1><p class="ql-block"><b>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伟人的五七指示是那时的办学方向,我们上过新明茶山采茶,下过农机厂车间学工。学校小农场有不少荒地和瘦田,交给了我们三班,每到劳动课,劳动委员胡德富四处张罗劳动工具,承厚、季松还有陈洪,他们五六个大个子,挑起粪桶掏厕所,满满的一担挑往地里。女同学将成筐的豆角、南瓜等蔬菜运往食堂。三五同学一架板车,从民主大队十里山拉回一车车柴火,保障食堂的燃料供给。因此我们班得了一个外号:劳动班,不过到了秋收季节,也是我们班大饱口福的时候,蒸好的山芋成筐地抬进教室,吃吧,管够。</b></p><p class="ql-block"><b>  弹指一挥间,昔日的学校的小农场,早已建成黄山一中新地标。</b></p><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田径场上竞风流</b></h1><p class="ql-block"><b>  我们三班来自农村,经得住摔打,再说年龄也偏大一点,每到运动会的时候,就会大显身手。</b></p><p class="ql-block"><b>  灶根家在郭村山河,从小就在山里钻来钻去。男子4千米长跑冠军非他莫属,田径场上他灵巧的身姿一路遥遥领先,甩出后面跟跑者一大圈。一次全校登山比赛,鲍少权老师手中的土枪一响,他象黄山的短尾猴一下子隐没在山林中,毫无悬念,第一个登上梦山顶。</b></p><p class="ql-block"><b>  严明,在撑杆跳项目中,不仅勇夺金牌,还打破太中以往纪录,创下新的高度。至今同学微信群里,还津津乐道话当年。</b></p><p class="ql-block"><b>  拔河,更是我们班的拿手好戏,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方同学拉得东倒西歪。</b></p>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勤奋学习的三班</b></h1><p class="ql-block">  <b>不能不承认,文化课上,我们三班先天不足,来自全县各个公社(现在叫乡镇)初中班,自嘲是杂牌军。乡下师资短缺,特别是英语老师,普遍开课不全,成绩与城里同学相差一大截。短时间赶上去,成了全班上下一道难题。</b></p><p class="ql-block"><b>  班主任鲍修澄老师第一学期就提出班会主题:打掉自卑感,进行全班总动员。胡埒轩,矮矮的个子,农村的孩子知道家里供他不容易,对学习格外上心,成天埋头书本,不是整理课堂笔记,就是默默诵读课文和公式,被班主任树为全班榜样:一步一个脚印。那时山城的电力是彩虹桥电站提供的小水电,由于负荷太大,电压只有160V左右,灯泡忽明忽灭,日光灯难以启动,昏暗的灯光下,大家自觉地上晚自习,直到10点半钟电站停电关灯之前,才回到寝室。</b></p><p class="ql-block"><b>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高二,我们班的整体成绩上了一个台阶,好多人脱颖而出,年级中名列前矛。王士来、芮志强的数学、翟建中的化学……都得到了任课老师的首肯。记得高二下一学期,华东师大分来的许新来老师接替上我们班的《语文》,出了一道作文题:田野金浪,芮志强以新颖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稻海的壮观,深得许老师赏识,课堂上作为范文大加点评。还有吴向阳、王碧君、程敬曼等女同学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翘楚班级。</b></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难忘师恩</b></h1><p class="ql-block"><b> 离开母校近五十年了,当年执教我们老师的音容笑貌仍记忆犹新,名字牢记于心。</b></p><p class="ql-block"><b>  许乃成:校革委会主任</b></p><p class="ql-block"><b>  鲍修澄:高中三班班主任</b></p><p class="ql-block"><b>  曹福祺、许新来:语文老师</b></p><p class="ql-block"><b>  戴振铎:数学老师</b></p><p class="ql-block"><b>  任泽南:英语老师</b></p><p class="ql-block"><b>  范兴龄:化学老师</b></p><p class="ql-block"><b>  赵士辉:物理(工业基础知识)老师</b></p><p class="ql-block"><b>  陈之保:生物(农业基础知识)老师</b></p><p class="ql-block"><b>  鲍少权:地理老师</b></p><p class="ql-block"><b>  余兴炯:体育老师</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文革期间,尽管教育领域受到极大冲击,我们的老师仍然恪尽职守,重视教学工作,手执教鞭耕耘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戴着厚厚镜片的曹老师讲起《曹刿论战》眉飞色舞的情景,至今还可回放。赵老师上电工原理,看到有些同学不太理解的样子,急切地问:你们可懂啊,不照我就再讲一遍。教数学的戴老师,走进教室就精神抖擞,恨不得将一个个数学公式装进学生的大脑里,一道道题目迎刃而解。鲍少权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讲活了地理。任泽南老师风度翩翩,有点象《话说长江》的陈铎,那时英语教材尽是政治口号,什么万岁、万寿无疆,打倒苏修的短句,很是枯燥。一次教室外响起了爆破巨响,任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英语单词:这叫加农,又写出摩托单词,说是发动机的意思,他想让同学掌握一点日常生活中的单词,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更不会忘记不苟言笑的班主任,鲍老师的板书斜成一个角度,工整刻板,一到他的政治课,十有八九要拖堂。</b></p><p class="ql-block"><b>  2013年,我们72届同学毕业40年相聚一起,在母校大门一侧的空地上安下磐石, “教泽情”在鲜红的衬托下,映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b></p> <h1></h1>

老师

同学

三班

我们

太中

班主任

鲍少权

志强

全班

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