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学期第一次补习,从媛源的学校生活聊起。上台领奖,担任班长,《你好,李焕英》。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电影是媛源推荐的,观感是我的,应该唤起了媛源的共鸣——这个世界上最被我们忽略其感受的人是母亲。顺势推荐阅读——《一碗馄饨》——我们常常对他人的小恩小惠感激涕零,而对亲人一辈子的付出视而不见。阅读练习,也要追求育人价值。教育,即生长。</h3><h3> 媛源的练习完成得很棒,我给了95分。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的确是语文学习的良好开端,不仅有两道题全划了波浪线,情感交流也十分顺畅。最值得一记的是阅读心得:将自己代入文中,理解起来就不难了,表达起来就容易了。这就是沉浸式阅读,是一种非常美妙的阅读方式。就因为这一点,继续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旅记载下来也值得。</h3> <h3>接下来是《孙权劝学》的复习。看到媛源拿出语文书的时候,我就立意拍照了。课本用棕色书皮包裹得十分体贴,哪个语文老师见此不心生喜悦?<br></h3> <h3>及至翻开课文,其笔记简直让我喜不自胜。密密麻麻的笔记恰当地分布在合适的地方,红黑两种颜色的字迹对比鲜明。为什么这么做?这会让笔记重点突出,查找方便。更为可喜的是,原来张狂的汉字内秀起来,有如田间禾苗,显出郁郁葱葱的生气。谁说很难改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赞叹之余,媛源瞥了一眼,说:真的有滴滴儿赏心悦目也。
预计两小时的内容提前20多分钟就完成了。原因是学校里的学习落实了许多,相关文学常识及文言字词均已掌握。如果堂堂语文课皆能如此,我便毫无价值了。
2021年3月19日<br></h3> <h3>任务一:文言文比较阅读</h3><h3> 1.《孙权劝学》与《张咏劝学》。方法法文言文课外阅读在“言”的理解上,要有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意识;内容上要能比较两种不同的劝说方式。这两个考点,媛源今天都错了,可见练习的必要。内容理解上错误原因是将课内知识生搬硬套,不合题意。</h3><h3> </h3><h3></h3><h3><br></h3> <h3> 2.《孙权劝学》与《三国志.王肃传》。比较点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谁如何帮助他解决?训练意图在巩固文言文课外阅读中的拼图法。这是今天最值得记录的地方。对,这个题没有动笔,但学习效果却是最佳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题上的波浪上?你肯定无法知道它是分几次划完的。是的,划线的过程就是“拼图”的过程,每读一遍,每个读懂的地方划线,在此基础上再读再划,直至全部划完。全部划完,文章全懂了,题目也就没做了。刚开始,媛源有些为难,读着读着,脑袋好像开了光:几个人,分别说了什么话,对话内容大体是什么,最难的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每一次推进,对我都是一种点燃。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很兴奋。媛源因为突破自己而兴奋,我因媛源的灵光频显而兴奋。<br></h3> <h3>课外现代文阅读是2017年常德中考语文卷中的题目,巩固心理描写的考点,强化语句赏析中把握语言特点的那种感觉能力,强化点对点答题与整体把握答题的能力,学习扣住关键句答主观题的方法。</h3><h3> 媛源的阅读比较认真,文本也有反复阅读,考虑问题比较全面,答题情况较好。失分情况正常,没有谁天生就能百分百正确,特别是文意理解这种相对个性化的答题。</h3><h3> 圈点勾画有些流于形式,下次补习先补这一功课。</h3><h3> 2021 年3月2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