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发文详细解读中小学生到校时间问题

刘春凤

<font color="#b06fbb"> 前言</font><div>各位家长朋友:<div>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的通知》下发以来,我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7:30——7:40开校门已运行了两年半时间,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但时至今日还有少数小学生和家长仍然早到校,并且还会随着人文化管理理念支撑下提前开门孩子就提前早到校而出现“水涨船高”、‘生’进‘校’退”的态势,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吃完饭一个人在家里无聊,吵着早到校能约个伴儿放松一下玩耍一会儿。二是有的孩子不愿吃家里早饭,早到校可以买零食吃或吃“小吃”,早餐样式丰富一些。三是部分父母在7点钟就要准备出发上班了,只好提前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四是一些老人接送孩子把握不准到校时间。五是作为教育部门含校方宣介不够,没能及时澄清家长们不当的认识。因此对于学校执行规定而7:40开门让其他孩子进入校园,7:30开校门放行值周生做值周工作准备,个别家长朋友会认为学校工作教条、服务意识不足、懒政,或者误会作为学校是为了推卸安全责任而将孩子们拒之门外。其实,校方如果早开门是“违法”、如果要求年龄结构平均近五十岁的教师们也早到校看管学生 是“侵权”(毕竟有那么多诸如《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等保障教师工作时间的合法权益),在法治社会的当下,学校陷入“两难”境地。今天 ,和家长朋友共同学习《通知》内容,了解学校行为的来龙去脉,领会一下国家政策法规制定的初衷——给孩子‘课业减负,’保障孩子吃饱睡足,增进“民族未来” 体质健康,而多一些家校沟通,早一些达成共识、合力育人,双方都厚植责任感,确保每个十小学的孩子上学平安、身心两健。</div></div><div>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了也是不能淡化和懈怠的。</div> <font color="#b06fbb">正文</font>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的通知》规定:<font color="#ed2308">“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font>,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font color="#ed2308">对个别特殊职业家庭确需把小学、初中学生早送到学校的,学校应提前开门,最早开门时间原则上不应早于7∶30。”</font> 在规定的到校时间前,学校和教师不得安排或要求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安排好值勤教师,强化对早到学生的管理服务,切实做好学生到校后的秩序维护、安全管理。 <font color="#ed2308"> 小学作业量不超1小时</font> <font color="#ed2308"> 变相要求学生提前到校的要追责</font><br>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执行调整后的学生作息时间、执行课程方案情况的监督检查。各中小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的责任。对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到校时间等相关规定、或变相要求学生提前到校的,要严肃追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和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br><font color="#ed2308"> 保证小学生睡够10小时</font><br> 各学校要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科学引导家长让孩子按时作息,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同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争取社会各方的理解认同和支持配合,形成良好舆论氛围。<br> <font color="#ed2308">推后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有哪些内容和要求?</font><br> 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做出了关于“研究推后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减轻课外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身心健康”的工作部署。2月23日,省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上课时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2月24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统筹安排部署,加紧指导各中小学校(含民办)在开学前制订符合实际的调整作息时间工作方案,同时对特殊职业家庭确需提前到校学生自主活动安排、整体规划并控制课后作业量、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等问题一并进行了要求和部署。 各学校要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font color="#ed2308">为什么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面推后早晨到校时间?</font> 推后早晨到校时间,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育人理念的根本要求,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主要因素包括睡眠、饮食、学业、体育运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而睡眠时间尤为关键。<font color="#ed2308">全面推后早晨到校时间,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font><br><font color="#ed2308"> ①依据国家有关规定。</font>卫生部、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GB/T 17223-2012)国家标准提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应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课时安排每天上午4节,下午小学1-2节、中学2-3节,小学每节课不超过40分钟,中学每节课不超过45分钟,并要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br><font color="#ed2308"> ②考虑现实情况。</font>从调查摸底情况看,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小学7:20至8:00之间不等,初中7:10至7:50之间不等,高中一般在6:30至8:00之间不等;上述三个学段的上课时间,上午普遍为8:00,下午为13:00-13:30。我省小学生睡眠时间平均9小时、初中生8小时、高中生6.5小时,均达不到国标要求。由于学生到校时间过早、睡眠时间不足情况较为普遍,加之课外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调整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势在必行。<br><font color="#ed2308"> ③家长社会及专家持支持态度。</font>此前,省教育厅广泛征求了地市政府领导、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并责成哈尔滨市就推后中小学生到校时间进行了大范围调研,调研覆盖哈尔滨市七区9万余名不同职业家长、学生和教师,同时召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和校长座谈会进行了论证。从反馈的情况看,对推后早晨到校时间这一改革举措,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持支持态度,得到了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同;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推后到校时间、减轻过重课外负担,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并提出要标本兼治,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深化中高考改革、规范治理民办学校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br> 据前期测算,如坚持“早晨晚起一点儿”,即小学生早晨到校时即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延后到8:00,将惠及七台河、哈尔滨等9个地市106万名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77.04%,大部分学生可以多睡20-30分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延后,惠及哈尔滨、伊春等12个地市81.7万名学生,占初中生总数的90.3%,大部分学生可以多睡20-30分钟。加之,“中午补充一点儿”、“晚上早睡一点儿”,将接近或达到国家标准。 <font color="#ed2308"> 落实好这项工作有哪些要求</font> 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做好统筹安排部署,并加紧指导各中小学校(含民办)在开学前制订符合实际的调整作息时间工作方案,内容包括作息时间调整安排、课时要求调整安排、早到学生管理及活动安排、门卫管理、值勤安排、安全保障措施等。同时,加强对学校执行调整后的学生作息时间、执行课程方案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到校时间等相关规定、或变相要求学生提前到校的,严肃追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和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使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和身心健康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br><br> ②学校、学年组和班级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学生提早到校,随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对个别特殊职业家庭确需把小学、初中学生早送到学校的,学校应提前开门,最早开门时间原则上不应早于7:30。在规定的到校时间前,学校和教师不得安排或要求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中小学校要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安排好值勤教师,强化对早到学生的管理服务,切实做好学生到校后的秩序维护、安全管理。要合理安排早到学生自主活动,开放相关场馆或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br> ③对家长而言,要推动家校互动、家校协同,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宣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式,努力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现象;同时,科学教育和引导家长让孩子按时作息,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 <font color="#ed2308"> 围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还有哪些考虑?</font><br> 推后到校时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要坚持标本兼治,协同推进,从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加强管控和治理。<br>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中高考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各中小学校要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高中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同时建立中小学生体能测试及反馈长效机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定期检测学生体能状况,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br>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课后服务和对非学历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要联合相关部门规范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加强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乱象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让学生幸福快乐地过好课外、校外生活。<div><br></div> <br><br><br><br> <font color="#ed2308"> </font><br>

到校

学生

中小学生

时间

推后

早晨

学校

小时

家长

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