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墨脱县有1镇7乡,县政府驻墨脱镇,德兴乡、背崩乡离县城较近,格当乡、达木乡在一个方向,达木乡在格当乡与县城之间。甘登乡、加热萨乡、帮辛乡在一条线上,都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甘登乡是最远的,海拔两千多米。</p><p class="ql-block"> 返回墨脱工作不久,工作组安排去甘登乡探访乡干部和群众,并带去当地需要的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虽然只有124公里的距离,但是需要翻山越岭,在泥泞搓衣板路上行进,一路沿江盘山,摇晃不止,车行近5小时到达。都说进墨脱的路难行,但这段路更难行!</p><p class="ql-block"> 从加热萨乡通往甘登乡的公路2020年8月份才通车,从帮辛乡通往加热萨乡的路也是2018左右才通,2015年左右从县城到帮辛乡才通车,干部如需下到甘登乡步行需要7天左右才可到达。那时的乡村,无电无网络,当地也无多少可耕种的地,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靠马帮运进去,所以对甘登乡进行全乡搬迁,已搬迁了3个村,现只剩下一个村未搬迁,拟搬的新村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一年半载后可以搬迁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泥泞的搓板路。</p> <p class="ql-block"> 悬崖就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与雅江同行。</p> <p class="ql-block"> 走访村民家。</p> <p class="ql-block"> 乡政府的招牌,一块金色的是路通以后挂的,其他的都是两截拼成,是背进来的,太长不好背就截成了两段。如从加热萨乡找一匹骡子背货物,一趟需要500元。</p> <p class="ql-block"> 与我合影的有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他们有的汉语不顺畅,需要翻译才行,但他们之间沟通无问题。喜欢他们纯真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听了许多关于甘登艰苦的故事,有的令人伤心、唏嘘,有的令人敬佩感动!</p><p class="ql-block"> 故事一,约15年前有一个大学生分到甘登乡,呆了一年多人就疯了。那时的甘登没电没水,无商业,更没有网络,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落差太大了!有钱没地方花,出不去进不来,一个人孤独寂寞得心理受不住了,直至有一天拿着刚发的工资一张一张地往山下撒,人都变傻了。据说他现在回到了县城,但还不能完全正常生活和工作。祝愿他能够一天天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 故事二,同行的小伙是90后,现为甘登乡负责党建工作的干部,云南曲靖人,彝族。2016年大学毕业时已经选择了到海南去工作,但看到西藏到学校去招干,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海南的工作,选择来西藏工作。一来就直接下到甘登乡,去甘登乡报到是从帮辛乡步行去,两天才到。5年多过去了,他坚守在甘登乡,无电无网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该如何渡过?他说,乡干部大都是各地来的年轻人,下班后聚一起聊聊天、运动一下,也就过去了。周末时步行到加热萨乡,只为上上网,看看微信上面的内容,发发文件。他找了女朋友,是乡卫生院的,现在借调到县疾控中心工作,相距的路程不远,但见面的机会不多,在一个县里也是异地恋了。我问他未来的打算,他说最好是调到县里工作。我问他,对自己的选择有后悔吗?他说他向往着在西藏工作。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李红潇,对这个比我儿子还小的小伙子,我肃然起敬!敬佩他的坚守,敬佩他的淡定从容,还有那份纯粹!衷心祝福他,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红潇告诉我,因为生活太不方便,现在村民们大都想搬迁到新的居民点。但还是有一个家族32人6户家庭中的长者坚决不肯搬迁,即使是前几年他家有人被蛇咬伤费了2小时到乡卫生院简单包扎后,村民们用摩托车、汽车接力费了6、7小时送到县医院,保住了性命,他还是不愿离开故土!家族中年轻人想走,老人说你们走我留下,像极了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剧情。</p> <p class="ql-block"> 与红潇在一起,顿觉他的高大。</p> <p class="ql-block"> 红潇告诉我:照片上对面山体上之字形的就是要走的道路,从照片的右边向左侧走,转到另一个山路上,再拐进去,开车要40多分钟,就到甘登乡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乡干部宿舍,两人一间约10平方米的木板房,<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世纪八十年代建,</span>每人一张床一张桌子。</p> <p class="ql-block"> 乡里唯一的小卖部,一个窗口,似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三,退伍军人的坚守。在藏区有很多退伍军人坚守在这里,他们之中有从内地来参军后就留下来的,也有在内地当兵退伍后再来西藏工作。在县府办开车的强哥当兵时常年跑川藏线,退伍时可以留在四川,但他选择了西藏,他说喜欢藏区的纯朴,70后的他见证了西藏近年来的发展进步,在他身上能看到军人的素养和老西藏精神。甘登乡90后李副乡长是2012年的退伍兵,四川人,在县公安工作过,下到乡里几年,问过他想不想回老家工作?他说根扎到这里了。县府办的小龙是2013年的退伍兵,湖北人,在公安干过,驻过村,无电无网的日子只有看书,每月到县城买些生活用品、储存时间久点的土豆、萝卜等,自己做饭,生活艰苦、孤寂。他说这比部队守边防时好多了!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军人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故事四,<span style="font-size: 18px;">90后藏二代的故事。</span>他父辈是西藏的军人,他在老家生活成长,在林芝读大学北京读研后来墨脱做公务员,下到加热萨乡时,无电无水,只有在天黑至11点钟发电,这时赶紧给手机充电。一个多月没有洗过澡,实在难受,寒冬12月,装桶水到太阳底下晒至不冰手,冲到身上,年青小伙还是冻到大声吼叫!喝水是接山涧流水,好在有一个野外过滤装置。据说雅鲁藏布江的水质矿物质太多,直接饮用容易腹泻。他说,这辈子要扎根墨脱了!</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藏二代,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墨脱工作,也驻过乡。他说去过佛山,与这里相差太大,如果从物质享受来说,真不想回来。但是他更喜欢墨脱的宁静、单纯,不用承担过多的物质生活上的对比,压力小。</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在墨脱是风景与危险并存,享受与忍耐同在。在大山深处,随处都有醉美风光,但是危险也可能就在身边。在这里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纯朴的民风,但必须忍耐孤寂和艰苦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我被这些坚守者所感动!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大山深处的醉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 甘登乡花儿盛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