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从空中俯瞰四川版图,在一椭圆形的山丘顶上,有一类似船形图案的建筑群,这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船形建筑被后人喻为“船形街”。</h1><h1> “船形街”坐落于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成形于清代。镇西的“清真古寺”是船头,梭形的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最宽阔是船舱,东端高大白色的灵官庙好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桅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空间形态为我国的建筑业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资源。</h1><h1>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也是中国唯一的一条船形街道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并以此闻名。其航拍图更在1983年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被澳大利亚参会方发现,并被澳大利亚投资者在墨尔本市附近修建了以罗城“船形街”为标志建筑的 “中国城”。</h1><h1> 几年前的一天,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走进罗城古镇,近距离地感受了一把“船形街”的魅力,也近距离地感受了川南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h1><h1> 当我一走进“船型”老街,立刻被那浓郁的人文风貌和市井味道所吸引。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各种服装店、小食店、百货店、日杂店、五金店、理发店、葬品店、旅馆、茶馆、武馆、鞋庄、影楼、歌厅、诊所充斥其间。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屋檐下用粗壮的圆柱子支撑,形成了叫“凉厅子”的罕见长廊。长廊下挤挤挨挨地坐满了喝茶、聊天、玩牌、掏耳朵、捏背按摩的人们。还有几位老太太并不打牌只是满脸笑意和满足地陪在打牌的老头身边,偶尔与周边的人打声招呼。不时有茶馆跑堂拎着擦的铮亮的铜水壶在茶客中间穿梭倒水,人声、笑声、吵嚷声一片喧哗,古镇的休闲方式在这条古老的长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说古镇人偏爱聚集到茶馆喝茶聊天,只要有空闲就会到古镇的茶馆坐坐,有时甚至自带茶叶也要到茶馆来凑凑热闹。古镇的茶馆没有什么装修,很简陋,茶客一般都是在宽大的“凉厅子”的庇佑下喝茶聊天,价钱也很便宜。一杯热茶,一桌牌,一段龙门阵,往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而亲情、乡情、友情也融化在这浓郁的茶香中。</h1><h1> 几百年来,罗城人就是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享受人间红尘的清福,从他们恬淡、惬意的眼神中我感慨古镇人的幸福指数真高啊。</h1><h1> 如果可以,我期待有一天我也能住在这里享受这份平静、闲适的生活。喝喝茶、摆摆龙门阵、品品民间的美味菜肴或者什么都不做,就坐在老树下静静地发呆,看日头西斜的影,听岁月远去的歌,享受平凡幸福的日子。</h1><h1> 街边不时有挑着担子买卖自产的蔬菜或土特产品的当地人,街旁店铺里的小食店那些撒满红辣子、雪白透亮的豌豆凉粉;泛着油光、点缀绿色芹菜粒的宽汤抄手;排排叠放的嫩豆花;热气腾腾刚出锅的叶儿耙;砰砰炸响的三大炮;薄如蝉翼的灯影牛肉、丝丝如缕的金丝牛肉;红白相间的卤猪头无不在考验我味觉的忍耐力。架不住诱惑我还是来了碗豌豆凉粉。吃一口酸甜麻辣、冰凉爽口回味无穷,那味道确实地道。</h1><h1> 听说古镇有一酒窖可以参观还可买卖。我们几个穿过老街,一路打听一路寻找还没看见酒坊就先闻到一股浓浓的酒糟味道,终于我们找到偏僻于小巷里的酒窖坊。酒窖坊里有很多大缸一排排埋置于地,只露了半截在地面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仿佛一排排整齐的小矮人在接受检阅。有原汁高浓度酒也有勾兑过的低浓度酒,价钱不等。在我们看的那一会时间内就不时有拿着大塑料桶、大瓶子的人来买酒。酒窖老板娘边舀酒边数钱忙的不亦乐乎,真应了那句话:酒好不怕巷子深。</h1><h1> 待我们出来,无意中走进一处空旷的荒野。荒野上零星坐落着几尊石头狮子和一些辨认不清的石头雕象。这些石雕生于何时?出于何门?又经了谁的手牵至到这样一处僻静的荒野?我无从考察。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些被岁月侵蚀的石雕应该是一段辉煌历史的痕迹。岁月无情,风雨萧萧,竟将它辉煌的衣钵吹落得如此不堪,惟有那威仪的风采在向游人诉说着它曾经的豪门。</h1><h1> 我们就这样在老街上走走停停看看摄摄,那些焕发着油亮光泽的圆木柱子、那古香古色的木制构架、那屋檐上的一砖一瓦仿佛都暗藏着无法参透的玄机。漫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体验着古镇人悠然自得、休闲舒适的生活;品尝着古镇诱人的小吃;呼吸着古镇上空温馨的空气;感受着古镇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当今天都市的人情冷暖被钢筋水泥的“鸽子笼”阻隔的时候,古镇依然固守着传统人情的美德,那些淳朴的笑容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h1><h1> 我不知道眼前这幅代表四川古老民风民俗文化的写意画卷是否有一天会被那些时尚的抽象画所替代;我也不知道这艘被称作“中国的诺亚方舟”的远古建筑还能在这青山绿树间行驶多远,想到此,我心生伤感。</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