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岁月如歌。<br>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 <br>唯有比赛的风采,沉香流年。 <br>为进一步践行新课堂标准精神,持续推进新课堂的达标活动,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教学研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2021年3月16日-18日,薛城区“强课提质”暨初中数学学科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在薛城区北临城中学举行。<br> 全区160余人次初中数学教师观摩了本次优秀课例展评活动。<br>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安排表<br> 优秀课例展评活动签到表 教无止境,教学相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四位数学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相继登场,十四节参赛课节节有亮点,堂堂有特色,是对“新课堂达标”理念的深入实践,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br>老师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感染力强,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做了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明确,评价任务贴合,学习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丰富,评价方式多元,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br>本次优质课共展示了两个课题: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图形的平移》(1)和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br><div>3月16日共有五位老师执教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图形的平移》(1)。<br></div> 枣庄四十四中的褚鸿飞老师,关注学生,采用小组评价为各小组计分,适时追问每个环节是否满分以及扣分的原因,及时使用激励性语言表扬学生。在课堂上几何语言严谨,平移作图的板书示范,步骤规范到位。表格设计新颖直观、分类清晰,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在教学中敢于尝试新事物,几何画板的使用突破难点,成为课堂活动的亮点。<br>建议:<br>教学语言需要精心设计、精简细致,过渡语不能太随意、太口语化。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具有广泛性,不能太单一:如增加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br> 舜耕中学的董静老师通过贴近生活的游乐园、电梯等视频进行章引入,从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到第三章的学习,再对本章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概述,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对教材挖掘充分细致,学习目标指向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自主学习形式灵活多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能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的活动中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几何语言严谨规范、有理有据,强调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的每个点都在沿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细节把握很准,善于追问、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每个环节处理的都恰到好处,教学评一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评价活动分值明确、标准清晰、一目了然,是一堂典型的新课堂示范课。<br>建议:<br>课堂上应关注大部分学生,个别问题的解决不可操之过急,应该给学生反思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去动手操作。学习目标二可再细化一些。<br> 枣庄四中的孙玫玉老师教态大方自然,课堂具有亲和力。借助小学知识与初中知识的联系进行章引入,用多媒体贴近生活的视频导入新课,形象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整节课设计新颖,时间分配合理,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课堂上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环节过渡自然流畅,简洁明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了主生体,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br>建议:<br>学习目标的制定在斟酌细化,评价标准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探究活动过快,针对性不强,教材还需在挖掘。<br> 枣庄十九中的李凤玲老师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环节齐全,善于把生活中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进行探究,如电梯中的人抽象成一点进行平移运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探究平移的性质,多种方法进行说理验证。同时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举例,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br>建议:<br>素材利用不充分,加强教材的研究,要有单元教学的理念。问题设计重点不突出,要注重有梯度、有层次。课堂语言指向性要简洁明确,时间设计要合理。<br> 张范中学的刘晋宝老师教材的挖掘有深度,对平移的概念把握准确,课堂教学中利用类比的数学思想导入新课,每个环节都善于归纳总结,准确到位。课堂上问题串的设计精彩、新颖、科学、合理,同时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乐中学、学中乐。素材的选取从简单到复杂,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br>建议:<br>要认真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还需再深挖教材,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把握不准,重点应是探究平移的性质,语言要严谨规范准确。评价要求改为分值比较合适,直观明了。<br><div>3月17日-18日共有九位老师执教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br></div> 二十中的田有为老师导入时能够注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的联系;能够及时总结评价得分,并进行反馈;教学时注重落实,让学生及时将答案结论等书写到学案上,在对顶角的性质探究中,注意让学生先猜想在验证,并且善于总结归纳;课的设计上,探究题目的设置用心,板书设计有条理。<br>建议:<br>目标的叙写不够符合要求;部分内容缺少追问,例如出现了错误时要及时追问学生为什么会错等;在“同(等)角的余(补)角的性质”教学中,建议增加探究,不要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中建议多增加探究及学生展示,让学生多经历探究过程。<br> 龙潭实验的李志平老师引入及小结能够利用视频进行德育教育,并对于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章引和节引,也为下节课所学的内容埋下伏笔;评价进行分层设计,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操作,并且能够及时总结反馈得分,使用得当;教学中能够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例如利用笔来当做直线进行位置关系探究; 能够充分关注学生,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课件及导学案设计精良,希沃白板使用较为熟练。<br>建议:<br>语言不够自然、准确,略显生硬,建议多加锤炼语言;概念的学习速度太快,建议加强细节的处理。<br> 盈园中学的王钢老师引入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注意让学生自我评价;开始时注意学生动手画出两条直线,并注意纠错,但在后续使用中未延续下来;问题的设计指向性明确,能够针对目标作好结合。<br>建议:<br>建议做好情境设计及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评价标准不够明确,不易于学生操作,建议明确标准;部分题目设计较难,例如当堂达标第4题,建议了解学情,设计适合的题目难度梯度;在教学中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例如四条线可以相交成4个小于180°的角后,进行分组分类,建议理清重点难点,详略得当。<br> 奚仲中学的吕思杰老师引入教学能够注意前后知识的的联系;教学时能用身边的实例观察,例如剪刀模拟使用;余(补)角的性质证明中,能够利用多种方式说明,例如余角的性质证明利用的角度从特殊到一般,补角的性质证明则利用推理的方法得到;学习小组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展示,例如对顶角的性质探究,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将量、折、证等方法进行充分展示;能够合理的使用动画演示,例如剪刀的动画、抽象几何图形动画、余角补角定义的动画等,直观高效的解决重点难点。<br>建议:<br>整节课的评价单一,建议增加不同的评价方法,增加评价标准,发挥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板演较少、小组活动较少,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建议增加学生活动,增加追问,让学生多说依据;重难点的把握不到位,造成整节课前松后紧,后半部分的重难点内容未得到妥善处理,建议研究教材合理分配时间;板书需要再设计,需要体现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增加必要的内容。<br> 奚仲中学的王文杰老师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规范且亲和力强,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氛围好、教学流程顺利;评价标准设计具体,但是未做使用;教学设计有创新:例如将余(补)角的定义练习做成连线题,即进行了定义巩固,也无形中体现了互余(补)与角的位置无关,再例如“做一做”改为表格填空,分别填写∠1与∠2的余(补)角后,再添加条件∠1=∠2后进行探究,可以降低难度,但不完整,建议在本环节进行完整后,再添加“还有哪些余(补)角”,然后可以继续探究。再例如对顶角的性质练习,设计一道开放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或同学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及活跃性,但是范围太小,可以让同位或小组之间进行。<br>建议:<br>部分情境的选择是否恰当还需斟酌,例如利用鸟巢的图片引入(鸟巢外墙应该包含大量曲线);各环节的探究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未发挥学生主体性,出现个别同学的回答代替全体学生就都会了的现象,建议增加探究、思考的时间,完整探究过程,小步子慢慢走;板书需要再设计,需要体现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增加必要的内容。<br> 祁连山中学的孙莹老师教师的教态自然,亲和力较好,学生配合较为积极;敢于尝试创新或改编课本,重新设置内容及问题,但部分创新还需斟酌;教学方式新颖,较多的采用了视频元素进行引入、过渡、创设情境等,提高课堂趣味性。<br>建议:<br>缺乏章引入及节引入,建议引入时能够体现本章及本节的知识,使情境与引入能够结合起来;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过少,使得学生自学不够充分,部分内容直接给出结论,出现轻探究重结论的现象,建议增加学生自学时间,设计合理问题让学生充分的探究及展示;评价标准形同虚设,建议尝试用好评价。<br> 二十九中的郑钰老师在章引入时加入章目标,从而建立单元教学观;能够及时有效的使用评价标准,评价任务的设计直指目标,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把握准确,并且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与解决问题;注重重难点的突破,讲解细致到位,并能强调作图、书写规范;语言简洁精练,教态亲和自然。<br>建议:<br>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探究不足,建议增加探究内容;重难点分配有所倾斜,合理分配时间,避免造成前松后紧的情况。<br> 舜耕中学的李茂广老师教师有着较高的教学机智,能够幽默的化解课堂上出现的插曲;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以及展示讲解的机会;能够借助教具(如三角板)感受两角互补与位置无关;利用知识树进行引入及总结,前后呼应且形式新颖。<br>建议:<br>评价使用不足,建议以学定教、以评促教,建议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加强语言的锤炼,多增加一些追问或问题串的设计;探究问题的指向性不足,在评价任务活动的设计上,行为动词要系统准确;在证明补(余)角的过程中,出现证明过程不够全面且有书写错误现象,建议增加准确性与严谨性。<br> 北临城中学赵傲宾老师引入时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用微课的形式在知识上进行引入使得锦上添花;问题的设计与知识的呈现,能够做到梯度小且顺序合理;注重知识的落实,善于追问,例如本节课多次追问“依据”;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及利用不同教具、模型引导学生探究;本节课能够注重细节,如“互为是什么意思”,“这里提到的等角是哪两个角?”等。<br>建议:<br>建议语言再简练,加强提问的有效性;在合作探究环节,再多留给学生一些探究、展示的时间和空间。<br><br> 本次优质课既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桥梁,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经验分享、思维碰撞的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无涯,教亦无涯,探索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行动!因为只有砥砺奋进,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