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区教科研骨干团队的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加强课题负责人的课题研究能力。2021年3月18日,区教育研训中心开展了2021年“天目科研讲堂”活动(第一讲<总第三讲>),6位杭州市教育科研专家莅临指导,区中小学、幼儿园共70余名课题负责人参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Part1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集中培训,传达基础要求</b></h3>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会上,区教育研训中心副主任童小庭出席并讲话,童主任首先介绍了6位杭州市教育科研专家和课题负责人的分组情况,强调了杭州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各项材料要求、申报方式和截至时间等,并希望各位课题负责人珍惜专家指导的机会,按照专家提出的修改思路进行认真修改,争取能在杭州市级立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Part2<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分组指导,完善课题方案</b></h3> 第二阶段是分组指导,74名课题负责人按照综合课题、教师小课题、年度专项课题、基教教研课题和教师教育课题五个系列分成六组。课题负责人首先汇报了课题的选题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等方面。 各组专家在前期已仔细看过课题方案并形成了修改意见。在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后,各组专家通过PPT呈现和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对每个课题的题目、操作定义、研究内容和设计、问题和研究步骤等核心要素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并从逻辑性、规范性、可读性、学术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等角度对课题进行整体处理和架构。 专家们还从各自课题引出,介绍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特点、方式、研究成果、模式和不足。课题负责人听的认真记得仔细,部分还进行了录音和拍照慢慢消化,收获颇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Part3<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项学习,提升科研能力</b></h3> 第三阶段是专项学习,针对下阶段的课题整体方案修改,专家们要求课题负责人。<div> 一要做好抽象性表述,结合课题实际,把常规表达提炼概括,突出个性化,写好操作定义,个性化的概括表达就是理论创新,并进而形成概念体系。</div><div> 二要做好结构化设计,结构化是高阶思维状态,将概念、要素和做法等重要内容的表达转化为三维结构图形,形成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将较长的重要内容变成简洁且容易让读者领会的方式。</div><div> </div> 三要做好一般化的研究内容,将具体的方式转化成一般化的研究内容,体现迁移性,不能总是盯着具体的内容,要将研究序列合并同类项,分为不同模型。<br> 四要做好研究步骤操作化,写清楚哪个研究阶段的对应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举措、研究人员和形成资料,体现课题研究的独特性。 课题负责人们通过专项学习,领会了课题方案的核心要素、结构特点、注意事项和个性化表达,以及科学研究方法、严谨的科研思路和有效的图文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