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9b54a">春风和煦,春雨沙沙。<br>时光清浅,岁月如歌。<br>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br>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font> <p class="ql-block"> 本次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 、5 的倍数的特征》,本课时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本单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要求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通过经历观察、发现的过程,积累归纳概括的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分装橡皮的习题来复习倍数的有关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 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先让学生在百数表圈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 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学生研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引导学生来回忆。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让学生体验经历“先确定研究范围——选择研究方法——发现——验证——结论”这一研究过程。然后在让学生独立去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再次体验2的倍数的特征研究过程,我想学生就有了更完整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在通过2的倍数导入偶数与奇数的概念时,一些学生在讨论2的倍数的特征就把偶数与奇数的概念说出来了,但是在表达过程中略有不足。在学生的思维中认为双数就是,0,2,4,6,8;于是把偶数的概念理解成个位上是双数的数就是偶数,走进误区,忽略了双数就是偶数,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p> 整个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感到课堂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家庭,任何不成熟的想法在共同的交流中是可以成熟的,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div> 当然,我还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比如:课堂导入不够新颖,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用游戏的方式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其自然的把问题抛给学生,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最后的小组活动中,由于我没有明确活动目标,就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花费的时间过长,导致拖堂了几分钟。其实老师可以和学生做个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过程中,还要多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研究的方法就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神秘,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div> <font color="#167efb">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font>在教导处薛主任的组织下,大家畅所欲言,对我这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薛主任道,当学生出现有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可以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在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喻老师指出2、5的倍数特征有共同之处,即都要关注个位上的数字。抛出“为什么只需看个位上的数字,不需要关注其他数位上的数字”这个问题,为下一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连贯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 <p class="ql-block"> 每一节课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合作的快乐,付出的喜悦,永远的记忆。今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今后我们会做得更好。<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一个人走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的很远。”</span>数学教研让我们成为团队,携手前进,且歌且行,披荆斩棘,定会一路洒下花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