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

建生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3~14日,在射阳县城的射阳大酒店,曾经的同学们在相识相知50年后再一次相聚。</p><p class="ql-block"> 聚会中大家把酒言欢,有诗歌朗诵,有歌舞助兴,有相互间的交流,也有相互间的谆谆嘱托。身在远方,无法参加聚会的老师同学们远程参与,线上线下,有祝福,有贺词,有诗歌,也有视频互动。</p><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一切,都是缘于50年前的首次相识,以及持续3年的朝夕相处。</p><p class="ql-block"> 也因此,这一次相聚,毫无疑问地再次打开了同学们尘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新医班之于我们,有幸福,有欢笑,也有痛苦。它在我们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烙印,它是我们的共同记忆。</p><p class="ql-block"> 新医班,又称红医班。在普通县中学的校园内有一个从事医疗卫生专业的医学班,这是射阳县(也许全国)有史以来(元朝),700多年的历史上,是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p> <p class="ql-block">曾经就读的射阳县中学现已面目全非,它的形象只存在于记忆中。图为在原址新建的校园(门楼及教学楼),现变更为射阳县高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 新医班于公元1971年2月创办并开学,1973年12月24日毕(结)业,学制3年,共分新医一班和新医二班,有学生93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医班结业照,拍摄于1973年12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医班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在文革中,新医班的前身一射阳县卫生学校解体。医疗资源本就贫乏的射阳县,近百万的农村人口与全国的广大农村一样,更加缺医少药。怎么办?在历经多年后,射阳县的地方政府响应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号召(6.26指示),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决定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后称“赤脚医生",当时的宗旨是,(公)社来(公)社去,(生产)队来(生产)队去。</p> <p class="ql-block">本组图片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当时所在的那个年代和所处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 学员分别来自县域范围内的17个农业公社,射海、海洋、洋河3个渔业公社及射阳盐场。根据县政府分配的名额,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拔。另有临海农场代培的10位学员</p> <p class="ql-block">本组图片为新医班入学时的学生情况登记表(二班)</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它的出现对解决或缓解当时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曾作出积极贡献。在全国的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从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图为1974年6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6.26”指示发表9周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一套《赤脚医生》特种邮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新医班的全体学生,正是赤脚医生队伍的一分子。三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是一张结业证书,各自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没有编制,没有工资,大家在迷茫中前行。因此,可以说,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我们是历史的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此为射阳县中学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73年12月23日为新</span>医班同学颁发的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此为学业结束时部分师生的合影,拍摄于1973年</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1972年,实习小组医院实习结束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医班仓促创办。同学们到校后老师尚未到齐,亦无完整的教学计划,甚至没有教材。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边学习边探索。从一根针(针灸),一把草(草药)开始,从自制教材开始,通过3年的理论学习和多次的医院见习,实习,同学们掌握了扎实的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本组图片为当时学生们手工刻写印制的学习课本(讲义)。硬笔字较好的陈昌余,张以堂等同学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此为学习中的教材,数量有限,同学们无法人手一册。因此,只能依教材人工刻印上述讲义。</p> <p class="ql-block">此为1972年学习就读期间,在医院实习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挥不去,</p><p class="ql-block"> 不堪回首魂亦牵。</p><p class="ql-block"> 我们全体新医人,虽历经沧桑,但砥砺前行。50年来,有人始终奋斗在卫生战线,用当年学到及其后不断学习的医学知识悬壶济世,为每一个病人服务;也有人参军,从政,经商;有人在基层,有人在机关。总之,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在磨难中成长,在奋斗中进步。</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虽然人各一方,天南地北,但是大家不忘初心。始终认为新医班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起点,是人生初始阶段的重要经历,有众多的美好瞬间值得回忆。</p> <p class="ql-block">此为唐义同学执笔书写的《新医人赋》,概述了同学们在校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状况和心路历程</p> <p class="ql-block">图为2021年3月14日,新医班部分同学及其爱人,在相知相识50年(新医班开学)聚会时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学校,不但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知识,也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保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各位老师的辛勤传授,谆谆教诲。</p> <p class="ql-block">图为恩师合影照,左起分别为刘训宏老师,张宏吉老师,王祖堂老师,万宝瑜老师,臧玉钜老师。拍摄于新医班同学40年聚会,时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3年12月,地点合德镇</span></p> <p class="ql-block">万宝瑜老师近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新医班始终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毕业后多次聚会,大家开怀畅饮,交流心得,畅谈人生。</p> <p class="ql-block">此视频是相识相知50年聚会上,同学陈昌余及王定成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春之约》系时广忠同学抒发心声,为同学们相知相识50周年而创作。</p> <p class="ql-block">毕业20周年一、二班合影照,拍摄于1993年12月盐城</p> <p class="ql-block">毕业20周年时的新医一班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毕业30周年合影照,2003年12月拍摄于合德镇</p> <p class="ql-block">毕业40周年合影照,拍摄于2013年12月合德镇</p> <p class="ql-block">相知相识50年聚会时的合影照。拍摄于2021年3月合德镇</p> <p class="ql-block">孙志荣同学在聚会活动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樊杰同学在聚会上宣读刘训宏老师在外地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倪慧同学为同学聚会作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沁 园 春 </p><p class="ql-block"> 贺新医班相识相知五十年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柳色青青,走进学堂。记芦花飞雪,滩涂立鹤,汤头识草,金石除殃。医术纷呈,中西结合,救死扶伤担责当。仁心佩,念蒹葭采采,物阜民康。</p><p class="ql-block"> 同窗鸥鹭凌霜。日月转、朱帘织锦章。幸云霞萦绕,青梅煮酒,瑶琴回荡,红叶凝香。春去春回,萍分萍聚,雨霁斜阳气韵昂。君知否?愿韶华莫负,地久天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0年风云变幻。从懵懂少年,到白衣天使,从少男少女到为人父母,现在各自退休,安享晚年,成了爷爷奶奶。</p><p class="ql-block"> 下面为收集到的部分同学的照片和影像,不分一班二班,排名不分先后。但愿每位同学的形象永驻各位心中,留住青春,留住美好。</p> <p class="ql-block">同学孙志荣及妻子</p> <p class="ql-block">同学樊杰与妻子及妻妹</p> <p class="ql-block">同学王定成与妻子</p> <p class="ql-block">唐玉民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正安同学</p> <p class="ql-block">陈昌余同学</p> <p class="ql-block">与妻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章洁明</p> <p class="ql-block">同学倪慧</p> <p class="ql-block">戴建生同学,拍摄于1973年,新医班结业照</p> <p class="ql-block">戴建生与妻子</p> <p class="ql-block">杨如民(左)与唐义同学</p> <p class="ql-block">时广忠同学</p> <p class="ql-block">谷庆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顺清同学</p> <p class="ql-block">孙德选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选明同学</p> <p class="ql-block">同学陈向荣与陈昌余</p> <p class="ql-block">同学袁茂江及张以堂</p> <p class="ql-block">李万波与章洁明</p> <p class="ql-block">王美华与陈素芳</p> <p class="ql-block">韩凤与张以堂</p> <p class="ql-block">皋锡美(右2)与孙志荣,李万波及戴建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孙德选与王美华</p> <p class="ql-block">王兆标(左)与陈向荣</p> <p class="ql-block">孙志荣与朱明</p> <p class="ql-block">杨发成及张以堂同学</p> <p class="ql-block">刘淑玲同学(病故)</p> <p class="ql-block">陆体兵同学(故去)</p> <p class="ql-block">截止2020年12月,曾经的同学因病因故离去的计14名,他们是陈必翠、陈翠兰、刘定忠、刘淑林、陆体兵、乔中群、王一江、陈爱清、李德彩、陈月红、徐德明、陈昌用、王家英、陈志华。愿他们在天堂安好!</p> <p class="ql-block">蔡顺宝同学</p> <p class="ql-block">袁茂江(后)与王美华,陈素芳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李万波,曹志标,拍摄于1972年</p> <p class="ql-block">唐义同学</p> <p class="ql-block">同学王玲</p> <p class="ql-block">同学伊慧方与妻子</p> <p class="ql-block">同学杨健</p> <p class="ql-block">同学杨健(左2),王美华(右1)及同学爱人</p> <p class="ql-block">同学王汝兰</p> <p class="ql-block">同学伊慧方,卞成生,时广忠</p> <p class="ql-block">同学王定成,章洁明,曹志标</p> <p class="ql-block">同学吴朝龙</p> <p class="ql-block">同学吴朝龙,朱明,张以堂</p> <p class="ql-block">同学张桂林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同学朱明与刘洋</p> <p class="ql-block">同学王林</p> <p class="ql-block">同学陈素芳,张桂林及徐秀</p> <p class="ql-block">同学伊慧方,卞成生及时广忠</p> <p class="ql-block">相识是缘,相聚是福。</p><p class="ql-block">愿同学们不忘初心,情谊永存;</p><p class="ql-block">愿同学们身体康健,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愿同学们永远开心,快乐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撰稿,编辑:戴建生</p><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初稿</p><p class="ql-block">影像资料系<span style="font-size:18px;">撰稿人收藏并保存,部分为</span>同学们提供,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希望老师及同学们提供不同时期的个人及相关照片或史料,以便充实补充。</p><p class="ql-block">希望老师及同学们对本文档的不当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便更加完善。</p><p class="ql-block">老师及同学们如有什么建议或设想,也请与本人沟通交流,以期更加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致谢孙志荣等居住在射阳县城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发起、策划、组织,使本次聚会园滿成功!</p><p class="ql-block">特别致谢陈昌余,唐义等同学所提供的早期的珍贵影像及文档资料!</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9gv6vje?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重回軍营</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7gwmb0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相隔30年的聚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