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翁戎螺

以檸去旅行

<p class="ql-block">龙宫翁戎螺(学名;Entemnotrochus rumphii、Plerurotomaria rumphii):其主要特征为壳口有一道裂缝,罅裂达壳底周围之一半。口盖比壳口大,壳呈黄色带火焰色彩,直径约10-23厘米。翁戎螺的英文俗名为Slit Shell, 意思是有裂缝的螺。翁戎螺壳身上都有一条裂缝,是呼吸和排泄的通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前的裂缝会被封起来,形成一条裂缝斑带(selenizone)。裂缝的长短和裂缝斑带的形态对种的坚定很有帮助。虽然科学上,该科种的鉴定使用了许多生理特征,但收藏界仅凭贝壳学特征也能很好地区分各种。分布于中国台湾东北角钓鱼台东沙岛东北方南中国海日本,印尼沿岸。其栖息地是80米至200米的深海海底礁石缝中,它们以腹足在水底爬行或者滑水前进,其食物是海棉和海藻。龙宫翁戎螺极难捕捉到。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深海捕捞技术的加强,以及“龙宫翁戎螺”的原产地被发现,人类拥有的“龙宫翁戎螺”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全球的博物馆内和贝类收藏家手中的“龙宫翁戎螺”的总数也不过是300多只,依然属稀世珍宝,是贝类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台湾,一只品像好的“龙宫翁戎螺”,售价高达一百万新台币,因此,“龙宫翁戎螺”又被台湾的收藏家们称为“百万富翁螺”。历年来在台湾和日本举行的“龙宫翁戎螺”展览,都吸引了参观者如云,争睹海洋贝类“活化石”的风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