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和她的“金色艺苑”

波澜一惊

<p><br></p><p>今天一早我到家门口的“可莎蜜尔”取来了昨天预定的蛋糕,匆匆的开车往妈妈居住的杭州金色年华社区赶,去参加妈妈操劳十年的“金色艺苑”十周年庆典。</p><p>车到社区门口,保安听我报的探望老人的单元和房号,满脸笑容的说:“啊!是陈健阿姨家啊!,你进去吧,就不用登记了。”要知道“金色年华”可是防范新冠疫情的严管区。</p><p>我轻车熟路的停好车,急忙忙的往艺苑走去,远远的就听到了很多人在屋子里的说话声,这嘈杂的声音告诉我,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人还真不少。</p><p>看见艺苑门口站着很多穿着大红工作服的园区管理人员,我就觉着这次活动的规格还很高。来宾签到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位长者认出了我说:“啊,你是晓欧的弟弟,陈阿姨家的老三!”</p><p>九点三十分,庆祝大会开始了,领导和嘉宾悉数发言,最后压轴的一定是老妈的无限感慨。我用视频记录着妈妈略显疲惫和沙哑的声音,思绪不禁的穿越了会场的时空......</p><p>2004年爸爸离开我们以后,妈妈去欧洲生活了几年。一天妈妈告诉我想回到中国生活的想法,希望能在杭州找到一家合适的养老院。要知道,十年前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可是一种不善之举,我们有犹豫。巧的是正好我的一旅居西班牙的朋友也想为他的父母在杭州找一家养老机构,他了解到了杭州的“金色年华”叫我抽时间去看看。就这样妈妈与“金色年华”结缘。</p><p>一天园区领导走访新住户,见到妈妈家里一地的书法作品,便有了后来的“金色艺苑”。</p><p>十年来,妈妈对“金色艺苑”的倾注感动了园区的所有人,硬生生的把一个个七十八老的爷爷奶奶们从握不好毛笔的手,变成了一个个自信满满的“书法家”。把原来的一个杂物间变成了书香气息浓郁的书画艺苑。</p><p>妈妈自掏腰包买好笔墨宣纸,挨家挨户的敲门,鼓励老人学书法,不管是原来就写的一手好字的书法家还是刚刚丫丫习书的初学着,他们的作品都在艺苑同堂亮相,鼓励了大家学习书法的热情。逢年过节的活动连连,金色艺苑佳作满园。园区只要有外宾来访,艺苑就是一张金名片。老妈也因为自身的奉献精神和艺苑的影响力,成了金色年华的明星住户,每次我到园区看望母亲,遇到的老叔叔阿姨们总会在我面前夸我妈妈的好,这感觉就像家长在幼儿园听老师和小朋友们在夸自己的孩子一样。</p><p>十年一瞬,如今的母亲已是耄耋之年,精力已明显不如前些年了,但是在她呵护下的“金色艺苑”却在健康成长,散发出盎然的光芒。</p><p>老妈身体健硕,几十年没看过病,离休干部的病历证几十年保持零消费。老妈也常常为这了不起的零消费在儿孙和友人面前自诩。可是岁月不饶人,最近几年的状态却明显不如以前。每一次艺苑的重大活动后,老妈都要生一次病,我们一次次的提醒,她还是一次次的坚持着自己的执着,她把金色艺苑看得比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更重要……</p><p><br></p> <p>“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歌声把我的思绪带回了活动现场,妈妈的手在轻轻的和着音乐的节拍,陶醉在她的甜蜜的梦中.……</p> <p>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