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地促进老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学校组织开展第二十期师徒结对汇报展示课活动,化学组的贺昱璇老师就是参加本次展示课活动的老师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正式汇报前,化学组将教研信息提前公示。</p> 正式汇报 <p class="ql-block"> 贺昱璇老师汇报课的课题是第十单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p><p class="ql-block"> 首先,她以大家熟悉的情境“蚊虫叮咬处理后疼痒感会减轻”引课,提出问题酸碱能否发生反应。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说明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氢氧化钠和盐酸没有反应现象,如何证明反应发生?</p> <p class="ql-block"> 贺昱璇老师对证明该反应发生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数滴酚酞溶液,再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改变。并在课前准备实验用品,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实验。</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贺老师以图片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利用视频对反应发生再次进行证明。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相关问题,共同归纳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同时采用由学生书写此类型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进行巩固。</p> <p class="ql-block"> 随后展示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学生观察,结合学案所设计的题目,总结出中和反应的实质。</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学生自行结合学案题目,通过阅读课本,找出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加强化学与生活联系,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富有特点的板书设计。</p> 课后评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大家各抒己见 ,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首先,肯定了贺老师这堂课的优点:老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认真听讲并且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学生的活动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span>。将推变课的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实验探究,符合银川市推变课的五项核心指标,是一堂成功的汇报课。</p><p class="ql-block"> </p> 课前准备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伊始,邬瑞老师就与贺昱璇老师确定了汇报课的课题。在备课阶段,身为师父的邬瑞老师全程参与其中,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学思路、课程设计、学生实验、学案设计等方面精心指导。</span>正式汇报前一周,化学组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由贺昱璇老师对照课件进行说课和自评,组内老师认真聆听并提出改进意见。</p> <p class="ql-block"> 正式汇报前一天,贺昱璇老师进行了汇报课试讲课。全组老师参与其中,再次进行了评课,提出了修改意见。每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为汇报课出谋划策,贺昱璇老师对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认真记录。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堂打磨过的课慢慢出炉了。</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结对,提高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 本次汇报课不仅是对新教师成长的检验,更是化学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后,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还要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参与、共同研讨、共同学习的精神,一起收获成长的喜悦,共同感悟心手相连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