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年级六班家长学习分享心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永新:孩子如果不幸福,考上了北大清华又怎么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这7个幸福锦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幸福吗?</p>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马天宇的妈妈!我的孩子幸福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了公众号的文章《孩子如果不幸福,考上了北大清华又怎么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一个大大的问号,拷问着我。</p><p class="ql-block"> 自从孩子幼儿园开始,我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在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与周遭同龄虎妈狼爸的切磋中,我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每天,我像战前的将军一样,指挥着孩子奔向不同的地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做人上人,高考是一场战役,不能输!我没有考虑过孩子一丝丝的感受,没有想过他的精力够不够,没有想过他的心理是否健康,更没有想过他将来的生活是孩童时养成的生活习惯的细枝末节,我与他最多的对话就是学习,他偶尔的懈怠马上会被我贴上不求上进的标签。我在偏执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 在如今的社会价值体系,幸福是与金钱划等号的,有钱可以拥有一切可能是我们这代家长共同的认知,德育被我们抛在了脑后,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那个被我们步步紧逼的人儿,他的幸福或许只是能肆无忌惮地和他的小伙伴玩一整天,没有人在他耳边絮絮叨叨谈学习,那些北大清华,那些百万年薪,对他而言只是父母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风气,和一些制度体系,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首先需要改变的还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每个人能力不同,社会分工不同,无论是谁都有他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存在的意义,存在即幸福。凌晨四五点清洁工人能喝到一碗热粥是幸福,久居异地的人与家人相聚是幸福,爱人间的拥抱是幸福……幸福就是自己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而不是与他人做比较。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用一颗平常心面对这个焦躁的世界,将来会对这个世界说声谢谢,毕竟我们都是平凡人。</p>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杨文瑜妈妈,就这次的学习主题浅谈一下我的想法:孩子们不幸福的源头来自家庭、社会及学校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不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修行修为的道德操守。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但很少有人关心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幸福的。现在的教育围绕着应付考试学习量很大;将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发展及成长联系在一块,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中小学生不堪重负。这给他们的身体、智力、情绪、人格、行为都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学习主要是依靠人的兴趣和爱好来推动。但是,现在的家长总是把自己的愿望及社会上功利性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这些外部的因素,只能让孩子承受来自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各种压力,而无法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无法幸福、快乐地学习。</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就是对学校和家庭教育认识的误区,一些人总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丢给学校就不管了。安全感、亲近感、归属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家里形成,家庭教育不能完全交给学校,家庭要以品德、行为习惯、生活技能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不同的分工,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取代。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应当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测试评价方式。现在是测知识,而且一测定高低,一考定终身。要逐步改变这种主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指标和选择依据的片面做法,而代之以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设“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我们应当重塑“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机制。家长们用自己的价值取向逼着孩子们去学习,孩子又怎么能幸福呢?应当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个性。发掘孩子最宝贵的地方、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是家长、教师的责任。每个孩子总有自己的长处,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够发掘,能不能够教育,能不能够让孩子照着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去学习、去成长,让他们自己找回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 宋铭杰妈妈。</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对于孩子我总觉的自己很无奈,也很烦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她的情绪总是阴晴不定,也不太和我交流了。看着个子比我还高半个头了却有时候还要抱抱撒个娇,有时候为了一件事又和你争的面红耳赤。把你气的咻咻咻的,人家呢早就雨过天晴了,完全忘了刚才的争吵。</p><p class="ql-block">哎,真让人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上是这样讲的: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耐心跟孩子交流,但要树立威信。</p><p class="ql-block">2,倾听孩子述说,不打断,不敷衍。</p><p class="ql-block">3,定期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的想法。</p><p class="ql-block">4,控制好情绪,不对孩子大吼大叫。</p><p class="ql-block">5,对孩子多表扬,鼓励,用非语言的方式真诚的鼓励孩子如:握手,拥抱。</p><p class="ql-block">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历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万一洁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完此文,我感慨万千,有人说:“小学重态度,中学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对此我们也有一些感悟和反思: </p><p class="ql-block">一、加强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一个生活中从未被培养规矩的孩子是不可能凭空生出控制自己行为习惯的能力的,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间管理观念。包括:洗衣、叠被、收纳等等。</p><p class="ql-block">二、加强体育运动</p><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强健的体魄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三、重视语言能力、文学和历史修养的培养</p><p class="ql-block">多语言的学习会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更有包容性,能够塑造孩子的性格,这些对于以后生活中的为人处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培养一个幸福的人、完整的人是培养孩子健全完整的人格,刻苦自律、上进自强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苏润泽家长 </p><p class="ql-block">认真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教育孩子的观点,反思了自己的教育孩子理念,有很多感悟。 </p><p class="ql-block">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陪伴非常重要,陪伴孩子是有时间段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陪伴,过了青春期,陪伴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孩子也不需要你的陪伴了。但是孩子青春期时,家长正处在事业上的焦虑期、攀爬期、转折期。我们家长往往既要照顾家庭,又要打拼事业,常常身心疲惫,总觉得没精力陪伴孩子。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所以,有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完全由我们家长自己决定,父母拿出时间给予陪伴、关心和教育,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的很多话是要大打折扣的,叛逆心理甚至会让父母完全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所以,在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父母必须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地位和影响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好父母不应把教育孩子当作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应该当作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乐趣和享受。只有享受教育的人,才能演绎教育的精彩。 对于父母来说,要进入童年的“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父母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p> <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个是望子成龙 </p><p class="ql-block">望子成龙没有什么不好,哪个父母不这样?但问题出在标准上。</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家长总是用同一个标准,即哈佛的标准、北大的标准、清华的标准,其实就是分数的标准。事实上这个方向就错了。</p><p class="ql-block">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能生活得幸福,潜能才能得到发挥。父母要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合适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个是重智轻德的功利化 </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很多家长,只要孩子考得好,奖励就来了,甚至告诉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其他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好书借给其他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孩子渐渐地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只关注自己,甚至对家人都不关注,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呢?</p><p class="ql-block">如果教育不关注人的品格发展,这样的教育肯定走不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三个是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 </p><p class="ql-block">现在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后,就没有成长的动力了,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在职场打拼已经够累了,回到家里又要做家务,没有精力和孩子一起成长,而这样恰恰使孩子无法成长。</p><p class="ql-block">好父母不应把教育孩子当作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应该当作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乐趣和享受。只有享受教育的人,才能演绎教育的精彩。</p><p class="ql-block">对于父母来说,要进入童年的“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父母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