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结核、水痘、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呼吸 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抵抗疾 病能力较差,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广大师生更需警惕学校常见传染病和新冠肺炎叠加的流行风险,做到多病共防,共同做好今年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一、学校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br><br>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br>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退时已无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复期不带病毒。<br>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沫经口、鼻、咽、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br>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源:风疹患者。<br>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通过胎盘传给胎儿。<br>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此时患者具高度传染性。<br> 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br>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br> 传播途径: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br>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疾病。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传染性强,发病前1—2天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br>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br>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传染源: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br>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如果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br><br>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如何预防:<br>(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br>(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br>(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br>(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br>(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r>(六)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br>(七)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 <br>(八)根据个人实际和传染病发生情况,有选择的接种疫苗。 三、预防传染病几点注意事项:<br><br>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保持校园环境整洁。<br> 学生及家长配合班主任做好晨、午检工作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工作。<br> —旦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班主任、主管领导、医务室告知14天内活动执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r> 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br><br>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长沙市长雅中学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