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档案微记录•19岁毛泽东的400字作文 让老师看到未来中国

开心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送小美上学之后独自坐了地铁回到家里。打开『百集微纪录/走进中央档案馆』一边喝茶一边读这份红色档案。</p> <p class="ql-block">  敬仰之心久久未能平复,并试将档案内容编辑记录:新中国成立后,有研究者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的档案中,发现了一篇署名为毛泽东的中学作文文稿。</p> <p class="ql-block">  这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毛泽东中学时代作文手稿,也是目前留存的毛泽东最早的、最完整的手迹。109年后,纸上的少年意气依然鲜活如初。</p> <p class="ql-block">  这篇名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是1912年6月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作文比赛的优胜作品。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富民的改革抱负,令阅卷老师柳潜拍案叫绝,情不自禁地在这篇400多字的作文上作了六个眉批,还破例在文章最后写了一个总评。</p> <p class="ql-block">  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年轻的毛泽东不仅在作文中实切社会立论,还表现出很高的文史造诣,笔锋犀利,见解独到。柳潜在批注中断言毛泽东是“伟大之器”,日后将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24年后,身在延安的毛泽东还清楚记得:“那里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很愿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其中有乾隆的上谕和御批。”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还曾托人打听柳先生的消息,望其代为问候。</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柳先生没能看到这一切,他已于1930年病逝。但毛泽东真如批语所言,成为了“伟大之器”,带领人民打碎了旧时代,走进充满希望的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  《史记》载:战国中期,秦孝公接受商鞅变法主张,先后两次在秦国变法,使秦国由一个贫弱的国家,很快强盛起来,开始商鞅担心百姓信不过变法,就在国都南门竖立一根木桩,宣称谁能将这根木桩搬置北门,赐金十两,结果,谁也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没有人搬。商鞅又宣布谁搬木,赐金五十两,后来有一个人试着搬迁,当即赐金。商鞅随后颁布新法,表示要像“徙木即赐”一样,取信于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商鞅徙木立信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普通一班 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p> <p class="ql-block">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p> <p class="ql-block">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p> <p class="ql-block">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柳先生批语——</b></p> <p class="ql-block"><b>柳先生批语:</b></p><p class="ql-block">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入古。</p><p class="ql-block"> 精理名言,故未曾有。</p><p class="ql-block"> 逆折而入,笔力挺拔。</p> <p class="ql-block">  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p><p class="ql-block"> 力能扛鼎,积理宏富。</p> <p class="ql-block">  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涤庵六月二十八号 100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