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催人奋进的春天里,我们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也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白晓洁老师的展示课《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白老师的教学准备都很充分,环节设计合理、过程衔接过渡自然,引导及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互动充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努力实践了生活化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理想。白老师能准确把握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闯关游戏贯穿本节课的全过程,吸引学生注意,学生积极性较高。其次白老师运用鼓掌,集体表扬等多种方式及时鼓励回答问题的孩子,组织课堂。整堂课白老师能抓住孩子们的心里特点进行来引导,取得了一定效果。白老师准备精心,设计的练习有梯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落实了知识点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白晓洁老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说课。白俊花老师为老师们解答了选择这节课的原因。白老师说,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标准(2001)不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到学期末每分钟能做8-10题的目标,而且将发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但要注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迅速,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p><p class="ql-block"> 田静老师针对这节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给我们分析了设计理念和设计理由。</p> <p class="ql-block"> 听了一年级老师们的分享之后,各年级的老师们又分组对这节课进行了研讨和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p> <p class="ql-block"> 针对这节课,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武会芹老师说,这节课的课件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宋玖丽老师说,白老师教态和蔼可亲,一看就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师生关系肯定非常融洽。苗玉凤老师提出,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梯度不明显,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李丽革老师和崔丽萍老师现在高年级的立场也给出了修改意见。彭玲霞老师从我们的练习课应该怎么上说起,提出了练习课首先应该是复习上节课内容,其次老师的练习题设计可以分为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提升练习,拉开练习的梯度。让孩子们在练习课上有新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贾红霞主任说设计好练习题是成功练习的前提。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多求杂,确保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练习形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不可篇一律。注意口练与笔练、集体练与个人练等的交替运用。习题题型也要多变,封闭题型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等,均应根据练习需要而灵活把握。</p><p class="ql-block">1、练习题的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适当补充习题。</p><p class="ql-block">2、练习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层层渐入。</p> <p class="ql-block"> 因为白晓洁老师是一位特别年轻的老师,马校长对白老师又进行了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 ,特别强调课堂纪律要在线,回答问题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等。</p><p class="ql-block"> 马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马校长说,我们全体老师要全情参与教研活动,老师们有责任让新人快速成长,要给学校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新鲜的能量。给别人提意见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提升,这是共同成长的活动,大家有责任有义务让教研活动办的更充实更有高度。</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教研活动有效地激活了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老师们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