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3月16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夏雪老师的组内教研课《纸的发明》。这一课是三下第三单元的第10课,这个单元的主旨是根植深厚的传统文化。课文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向我们介绍了“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纸”类的优缺点。课文语言简练又不失准确生动。整节课中,夏老师展示了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节奏把控能力:</h1> <h1> <b><font color="#39b54a"> 1.板书贴——灵活变通。</font></b>在梳理课文脉络,了解“纸”的产生过程以及不同“纸”的优缺点时,老师制作了词语卡片,背后贴着磁贴,学生说一个,就拿一个让学生上黑板贴上,只是学生随意将词语随意吸在黑板上,于是夏老师在阶段小结时,就自然地将发展时间按顺序重新调整顺序,又将不同的“纸”重新归位,这样简单方便的做法,属于经济实用型的。</h1> <h1> <b><font color="#b06fbb">2.学习单——指向清晰。</font></b>为了便于课堂内学生合作学习,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夏老师设计了学习单,有课前预习内容,有合作完成记录表,有课文脉络梳理,还有一篇链接阅读,将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训练重难点清晰呈现了出来。</h1> <h1> <b><font color="#ff8a00"> 3.抓比较——轻松释疑。</font></b>“用竹片来记录有什么缺点?”“那青铜器的缺点又是什么?”“用帛进行记录的不方便之处是什么?”老师让学生边讨论、边汇报,并对照学习单中的找缺点表格,从而自然而然地清楚用现在的纸张优点。<br> <b><font color="#9b9b9b">4.借图片——辅助理解。</font></b>在理解文中“学富五车”这个词语时,老师在讲解到一册书会有多少时,出示了几辆拖满竹简的马车的图片,学生一下子明白“五车”意思。老师再顺势点到“五”并非实指,并且找“学富五车”的近义词,借以加深辅助理解,于是“学富五车”的意思就被深深印在学生脑中了。</h1> <h1> <font color="#167efb"><b>5.拎重点——训练得当。</b></font>课末,老师让学生借助板书,说说发明纸之前人们如何记录文字。在让学生同桌互说后指名一个学生回答,夏老师并不满意,因为孩子没有按时间顺序来说。老师提醒:“那我们书上是用什么顺序把事情说清楚的呢?”生回答:“是时间顺序。”师:“对,我们介绍的时候啊也要能按时间顺序说,这样才说得清楚,让别人听得明白。大家再看着板书说说吧!”这时学生们立刻明白如何更好的复述。<br> <font color="#ed2308"><b> 6.寻生活——循序引导。</b></font>在引导学生对比手中语文书和古时书本有什么不同时,老师出示了关于“册”字的图片:“我们语文书多少页?”生翻看后:“123页。”师:“那这图中啊,一‘册’就相当于我们这一页的字的量。如果把这么多册的书做出来,那需要多少时间?”生:“好多年。”师:“那也太长了。”生:“三年五载。”师:“这样啊,用的时间就确实是很长。”老师根据身边书本,带着学生理解“册”字意思,明白古人做“书”确实不易也是顺理成章了。</h1> <h1> 这节课,我感觉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训练、同伴互助训练还是挺到位。当然,个人以为,以下小问题可供夏老师参考:<br> <b><font color="#ff8a00"> 1.要求要清楚交待。</font></b>在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在发明纸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记录文字的”问题时,老师要求:“读完后完成学习单,写完再小组讨论。”当时我就愣了一下,身边的那个小男生也一脸蒙蒙的状态,包括我身后的听课老师也小声嘀咕了一下:“到底是完成第几题呢?”因为学习单上题目不止一道。<br> <b><font color="#b06fbb">2.要求要认真落实。</font></b>在初读课文时,出示的要求是“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学生一开始还算是自由读,但只读了一小会儿,不少同学被别人带着节奏,于是自由读也就慢慢变成了齐读,但是老师并未发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