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先行 让课堂有“研”值——葛寨小学西区

小王子 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组织了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张巧毅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文言文《铁杵成针》</p><p class="ql-block"> 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主人公的兴趣。再以听录音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课文的读,利用看注释、看插图、扩词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教学过程中穿插了游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p> <p class="ql-block">  王玉峰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教师在讲解整篇课文的大意时,提到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读”和“理解”两个方面,完整得再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赵亚倩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用到了几种理解文意的方法。用的最广泛最易理解的就是扩词法,用这种组词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哪一个才是最合适的词,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在让学生阅读文言文节奏时,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多次阅读自己找到最好的阅读节奏,再带着学生们去划分正确节奏,让学生们理解更加到位更加准确。</p> <p class="ql-block"> 赵梦蝶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这节公开课《铁杵成针》,张巧毅老师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做到把知识“活学活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刘艳丽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执教的《铁杵成针》一课,紧扣单元元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姚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教师教态大方,课堂设计流畅,如果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读书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会更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武亚迪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课前张巧毅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从读的过程中“读懂”,“读通”,“读懂”。</p> <p class="ql-block">  3月17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一行人走进兄弟学校进行研课磨课,由我校李思嘉老师做课。</p><p class="ql-block"> 李思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公开课前为防止学生分神,李思嘉老师通过让同学们观察教室,发现教室与以往的不同而使学生大胆的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从而促使学生上课时间不易因有教师在听课而分神;进而通过倒计时的方式开始课程,集中学生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更改例题,使学生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而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p class="ql-block">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有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所以老师通过学生自学掌握本部分知识。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进行小组讨论,接下来找同学演板做题并讲解,再由师生共同板书,最后白板再进行步骤展示。一道例题共进行了五次练习,反复练习之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已掌握。</p><p class="ql-block"> 再用特例练习,最后进行总结,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反响良好。</p> <p class="ql-block">  王怡琼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 课程流畅,教态大方。过程设计新颖,语言丰富,颇有老教师的感觉。在进行例题讲解时,老师故意写错的地方学生能指正出来,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而不是老师将正确的方法讲解出来。在讲课时不要将板书写的太高,影响看板书。</p> <p class="ql-block">  张智栋校长对本节课的点评如下: 引课较好,能够复习学生旧知;例题出示后,一道例题一共进行五次练习,反复练习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已掌握。教师能通过组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没有止境,教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在教研的路上携手前行。我们坚信,在葛小的教学教研工作一定能开出美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p>

学生

老师

节课

例题

对本

文言文

教研

进行

教师

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