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了每周一研日,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讨论。</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讨论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⒈ 幼小衔接课如何安排课程比较合理</p><p class="ql-block">⒉ 24节气、国学纳入班本课程</p><p class="ql-block">⒊ 主题墙展示仍然以思维导图形式展开</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也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年龄段幼儿的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p> <p class="ql-block">能力准备</p><p class="ql-block">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前书写准备</p><p class="ql-block">前阅读准备</p> <p class="ql-block"> 班本课程方面先确定大主题,然后确定小主题,各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p> <p class="ql-block"> 据悉,“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是一种图像化的发散性思维工具,在思维激发、提炼要点、提升记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是一种比较实用而有效的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班级主题墙展示仍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p> <p class="ql-block"> 相信通过本次教研,能帮助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建立和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合作互助、互通有无、共享信息、扩大智慧。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老师都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