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文字来源1:书法史上的全才,水平不亚王羲之,行书美得一塌糊涂!《行书大全》;文字来源2:赵孟頫归去来辞《百度:辞条搜索》;图片来源于:《书法欣赏》等(经过滇西弼马瘟技术处理)。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1:</p><p class="ql-block">书法史上的全才,水平不亚王羲之,行书美得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 行书小君 《行书大全》</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史有3000多年以上的历史,其中风流人物无数,奇才很多,影响力大的人很多,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书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法,并不是说你能把字写得好,就可以称得上是书法家的,一个人书法的成就的高低,字当然要写到一定境界,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其“自内功”和“字外功”的修炼。</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字内功”和“字外功”,这是决定你书法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诗词功底、文学功底、甚至于绘画功力这些可以称之为“字内功”。</p><p class="ql-block"> 比如对于自然的理解,对于哲学的理解,对于书法以外其他门类的传统艺术,比如音律等等的了解,这些属于“字外功”。</p><p class="ql-block"> 这些内涵丰富了,你的字的格调就一定不会差。我们今天介绍书法史上的一位全才,综合水平不亚于王羲之,他的字美得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 纵观3000年书法史,论及在书法方面的上的造诣,属他最高,综合实力不输王羲之!</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赵孟頫,字子昂</p><p class="ql-block"> 赵子昂是一位全才,是一位将“字内功”和“字外功”修炼到极致,且别人很难望其项背的一个人。我们说他的综合实力超越了王羲之,正是指的这个方面,而不是在书法这一个单一的框架里面。</p><p class="ql-block"> 学习书法,只要肯努力,肯用心,在书法的技法方面,你都会达到一个不低的高度,但是你字中的内涵和格调,这个靠勤学苦练技法是很难提升的。</p><p class="ql-block"> 赵子昂传说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了500遍,在十几岁的时候,其书法就已经闻名一时了。可见在书法的技法方面,赵子昂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功夫。</p><p class="ql-block"> 赵子昂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但他最为精擅的还不是楷书,而是他的行书,听听古人是怎么评价他的吧。</p><p class="ql-block"> 大评论家陶宗仪说道:</p><p class="ql-block"> 性通敏持重,未尝妄言笑。书一目辄成诵,诗赋、文辞清邃高古。善鉴定古器物、名画。尤善书,为国朝第一,篆法石鼓诅楚,隶法梁、钟,草法羲、献。</p><p class="ql-block"> 或得其片文遗帖,亦夸以为荣。然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经济之才也。</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不难理解,说赵子昂读书过目不忘,通鉴赏、绘画水平堪称一代宗师,书法是“国朝第一”,懂音律,懂鉴赏、懂经济,是一位兼修文理的大才子。</p><p class="ql-block"> 赵子昂一生行书的最高成就是他的行书长卷《归去来兮辞》,他开创了抄录古人诗文名篇的一个时代,这幅字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里程碑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件《归去来兮辞》,通篇皆是“二王笔法”,同样是“二王”一脉书风的传承者,赵子昂高于其他人的地方就是,通篇的“书卷气”,“儒雅气”。</p><p class="ql-block"> 这是由丰厚的学养孕育出来的,一般人很难比得上。</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2:</p><p class="ql-block"> 赵孟頫归去来辞《百度:词条搜索》</p><p class="ql-block"> 赵孟頫《归去来辞》,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行书,纸本长卷,纵46.7厘米,横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藏上海博物馆。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并盖有“古鉴阁中铭心绝品”、“经协久远期无限”、“韵篁馆赏图书“和“秦文钤”等印。该帖为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1]</p><p class="ql-block">中文名:赵孟頫《归去来辞》</p><p class="ql-block">创作年代:公元1297年</p><p class="ql-block">纵:46.7厘米</p><p class="ql-block">横:453.5厘米</p><p class="ql-block">《归去来辞》原文《归去来辞》译文</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 赵孟頫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p><p class="ql-block">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其代表作品有:汲黯传、福神观记、兰亭帖十三跋、仇锷墓碑铭、妙严寺记、雪晴云散帖、胆巴碑、洛神赋等。[2]</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辞》原文</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p><p class="ql-block">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p><p class="ql-block">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辞》译文</p><p class="ql-block">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p><p class="ql-block">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p><p class="ql-block">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还唠唠叨叨图个啥?)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p><p class="ql-block">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赵孟頫 归去来辞.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引用日期2013-12-03]</p><p class="ql-block">[2] 归去来辞--赵孟頫(元).博雅艺术网.2009-10-07 [引用日期2012-10-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