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跟随部队,从白山黑水一路南下,打了几个大的战役,剿了大山里的土匪,最后转业充实地方干部队伍,定居在南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是南方人,父亲入乡随俗,吃南方的米饭,喝南方的土酒,把北方的主食(面条)当菜吃。</p><p class="ql-block"> 即便这样,父亲始终保持两样“”传统“”不变:一是北方磁性好听的口音;二是除夕夜必吃热乎乎的饺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当兵,是因为日子苦得难以为续,在资本家纸厂工作的爷爷和家庭主妇的奶奶被日本鬼子的枪弹炸没了;伯父虽在铁路工作,但他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让他自顾不暇;唯一疼爱父亲的姐姐、我的姑妈又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闺女。</p><p class="ql-block"> 在那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日子,父亲和伯父咬牙照顾着两个可怜的外甥女,最后父亲在部队的感召下参军入伍。临走时,父亲不舍地把两个托付在伯父家的外甥女叫到跟前说,你们要懂事,要好好听大舅大舅妈的话,等二舅打完仗回来,二舅给你们带好吃的苹果。</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走就是几十年:大跃进!困难时期!成家立业!努力工作!南北两地几千公里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直牵挂两个外甥女,却一直无法回去,后来,两个外甥女分别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暂时放下了几十年的心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慢慢地,我们一年年长大,父亲一年年衰老,思乡情结重又渐渐滋长占了上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生长在南方,同学朋友兄弟姐妹娘家亲戚全都是粤语沟通交流,父亲并没有过多干涉,但后来,父亲不让了,他老人家要求我们在他跟前说话要说普通话,兄弟姐妹之间也要普通话沟通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因为物资匮乏,面粉面条购买不易,每当除夕夜守岁,父亲就必定给我们讲北方除夕夜要吃饺子,给我们灌输北方习俗传统,后来条件好转了,每当除夕夜,很少做饭的父亲必定亲自动手给我们剁馅、和面、擀面皮,包饺子,并且让我们围在桌旁动手学着包,我现在好吃好看的饺子,都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年少时吃不饱穿不暖,战争年代行军打仗饥一顿饱一顿,父亲年老时患了无法治愈的重病,弥留之际,父亲一字一句交代我们“千万不要忘了东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我刚强、挺拔、走到哪里都受人敬重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泪如雨下,哽咽地向父亲保证,“我不会忘了东北!”</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名字,是慰籍父亲的思乡之情给起的;</p><p class="ql-block"> 家里说普通话,是应承了父亲的要求说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临走前,我和弟弟妹妹及家人专程走了一趟东北,见到了父亲的小外甥女,我的二表姐,离开时,给了二表姐一些可以买好多苹果的一些钱!</p><p class="ql-block"> 之后,又到另一个城市,见到了父亲的大外甥女,我的大表姐,离开时,也给了大表姐一些可以买好多苹果的一些钱!</p><p class="ql-block"> 有了微信之后,我又把东北两地的亲戚拢成了一个群,便于联系……!</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按父亲的遗愿,看完春晚、放完炮仗、煮好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先敬父母祖宗,然后吃上一碗慰籍父亲在天之灵的饺子……。</p><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即将来临,我微信东北的小辈给父亲邮来一捧东北的黑土,我会将黑土洒在父亲的坟前,慰籍父亲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父亲,您不孤单!您的爱人,我们的母亲,永远陪在您的身边;您的儿女都想着您念着您,您的故土也会陪着您护着您……!!</p><p class="ql-block"> 父亲,您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