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 好饭不怕晚,用这句老话来形容我和乌镇的缘分,是再确切不过了。<br> 乌镇在浙江,与安徽相邻,不远。爱玩的我,足迹已两次抵达西藏,而近在眼前,名头响亮的乌镇,却一直未曾进入我的旅行计划里。<br> 无缘吗?这些年只要说到古镇,那自然是少不了乌镇,太多的负面信息被灌注于我的脑海,所谓的“过度商业化”几成古镇的代名词,想想也是。那么文艺的丽江,在我到达的时候,感觉就是一个巨大的小商品市场,又如一个纳西女子的服饰,琳琅满目而五彩斑斓。<br> 去春气候适宜,便更加向往诗和远方,越跑越欢喜。初夏了,再不跑,春就老的不成样子了,但家有老人,不能远足,无奈之下,选择了乌镇。<br> 从合肥到湖州,再到南浔。在南浔吃了午餐,逛了一圈。古宅老店鲜花,小桥流水人家。蓬勃而充满朝气的各种植物,将静谧的小镇,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临水靠在一段曲折的木质回廊上,一种惬意的慵懒瞬间爬上来,让人薰薰然,陶陶然,忘了时空。<br> 问,就在此流连,不去乌镇,可好?先生说,当然不可以!既为乌镇而来怎可放弃!起身往乌镇而去,不过半小时。到了西栅门口,住下。将近三点,阳光热情的让人睁不开眼,想来古镇也不会很大,还要等看夜景,不如休息片刻。<br> 三点半进入西栅景区,一片水系,老屋风光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缓步入内,面对前后左右,四通八达的水路和陆路,原本没有方向感的人,一下就不知所措了。瞬间感觉突然误入巨大的迷宫,看似四通八达,却不知何往,有点东走西撞的茫然,又有些不甘错过一点的贪心,便一路走,一路看地图,我原本的猜想错得离谱,西栅比想象的大得多,以我们的时间想走遍西栅是不可能的,只能沿着主街行进,脚步便一刻不敢停歇。<br> 走到一家老酱坊,远远的望见一大片酱缸,这样的规模好像只在韩剧里看过,此时成了景点的道具,有时光穿梭的恍惚。进入大宅门,雕梁画栋,四水归堂,恍然在徽州,坛坛罐罐,大缸小瓮,酱坊岁月一目了然。<br><br> 紫藤长廊,满目青翠,过了花期,想不久前,花开满廊,必定是一条让人沉醉不知归的好去处。<br><br> 巨大的水上音乐厅,坐在一排排宽大的观众席(台阶)上小憩,对面夕阳打在断桥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对面开满的五月鲜花,一派静谧安详<br><br> 靠在依水的茶舍长椅上,头上挂着一盆盆盛开的美丽轻盈的月见草,听游船上的红男绿女阵阵欢声笑语,看对面斑驳的老屋在阳光下,水面上安卧,从容<br><br> 酒吧,淹没在一片绿植的藤蔓里,如同仙人洞,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喵星人如杂技演员稳稳地沉睡在栏杆上,拍扰了它的清梦,轻轻举起镜头,结果完全多余,你大叫一声,或者学着猫猫叫,它全然不理会,一副气定神闲,我自大梦中。<br><br> 巨大的水车边,坐一坐,夕阳的光影将母女编织成了画中人<br><br> 当夕阳落在水面上,我们不知不觉拐入另一条道,却是完全另一个世界,大片的油菜即将成熟,傍晚散发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木栈道蜿蜒其间,两旁小荷新绿,夕阳落在荷塘上,黄昏的静好,让人忘了归路。<br><br> 荷塘的尽头是一排排高大的杨树,此时,正在晚风中清唱,伴着片片飞絮,此时没有厌烦,恍若落雪,就坐在店家的院子里,品尝着当地美食,就这样西栅的夜来了。<br><br> 河道静静的淹没在夜色里,霓虹灯倒影在河面上,使得水面流光溢彩。船夫立在船尾,用撸划动着小木船,没有机械的喧嚣,小木船只有撸碰到船体发出吱吱呀呀有节奏的清音,缓缓向前。河面上游船来来往往,有时连成一线,有序而不慌张。船上的人,从开始的哇哇惊叫,到最后都失了言语,此时无声胜有声,都在享受夜色的宁静和五月的晚风的轻抚。<br><br> 上得岸来,月色溶溶,夜色从容。回想着几个小时的一路脚步匆匆,除了赞叹不已,也留下后悔不迭,没有住进景区,因为还有很多地方并未到达。好在,岁月悠悠,乌镇,我会再来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