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母

康丽

<p class="ql-block">此美篇荣幸被加精!</p> <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清明时</p><p class="ql-block">铭记祖母养育情</p><p class="ql-block">  --记我的祖母</p> <p class="ql-block">  我的祖母王寸真,1901年出生,属牛,1978年去世,享年77岁。奶奶23岁守寡,独自一人将我父亲抚养成人,吃尽千辛万苦。父亲15岁时参加了八路军,打过日本鬼子,和敌人拼过刺刀。父亲在敌后武工队时曾独闯敌营,缴获11支枪。这件事是父亲去世时,长垣县水利局主管人事的一位老同志说的,他说:“这事在你父亲的档案里有记载。”那时祖母被当成匪属,被敌人四处追捕。她曾躲在她姐姐家的麦秸垛里三个多月。祖母有一次被敌人逮捕,在押解的路上昏倒,敌人误以为她已死亡,丢弃在路上。时逢天降大雨,祖母被雨水浇醒才得以逃脱。解放后,她随我父亲进城照顾我们兄妹多人。我在奶奶身边生活了15年半。1970年6月离开长垣县到鹤壁市当工人。</p><p class="ql-block"> 我一生没有见过我的爷爷,连父亲也不记得他,因为爷爷21岁就去世了。小时候听我奶奶说过,爷爷长的很俊朗,头脑灵活,会打算盘,是他们堂兄弟中唯一走出村庄到县城当伙计的。奶奶说他是开染坊的,有一条洋布裤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有一条LV围巾一样时髦。奶奶曾经回忆说,爷爷回家时用装粪的络头装钱,一串串的钱放在最下面,上面盖上牛粪,以防坏人打劫。很久以后我读书到“自古美人与名将,人间不叫见白头”时,就想起我爷爷,仿佛从惊鸿一瞥里,窥见人生的跌宕。</p><p class="ql-block"> 我是父母亲的第三个孩子,前面的一哥一姐出生几天就夭折了。我在家中受宠的程度可想而知。我和下面的妹妹只相差1岁零八个月。因此上,我只吃了几个月的奶就跟奶奶生活了。小时候,奶奶常常问我,你是吃谁的奶长大的?我总是说吃奶奶的奶长大的。我三岁以前是和奶奶、母亲在长垣县大罡村生活,父亲在县城当干部。农村成立大食堂时,不让自家做饭,无论老幼,都要到村里的食堂打饭。打饭的人很多,排着队,我母亲或者我奶奶也排在队伍里,我就在旁边哭。那天正巧碰到我父亲回家,问:“小孩为啥哭?”我母亲就说:“社英非要吃第一碗饭,还没有排到,就哭了。”我父亲抱起我说,走吧,咱到城里去吧。就这样我们全家搬到了县城。这些是听我母亲说的。</p><p class="ql-block"> 祖母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她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远远超出她所处的年代,甚至比现在的老年人都有先知。她虽然裹着小脚,穿着灰布掩靳衣衫,脑后挽着灰白色的缵子。表面上看就是一个旧时代的老婆儿。但她的观念不旧,思想超前。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脑子里装着“诗和远方”。她给我们常说的话就是:好好念书,长大了去外先。她说的“外先”,是当地方言,就是到外面工作或者做事情。那时候她已经五六十岁了,并不要求我们长大要孝敬伺候她,而是鼓励我们去“外先”,这就意味着我们长大后离开她。她考虑的是我们的前途,而不是为了自己养儿防老。想到现在的有些父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作为私有财产,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和爱好及前途。我的奶奶这种鼓励我们到外先的话,就显得十分无私和高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书籍很少,偶尔会有人将旧报纸拿回家。凡是纸上有字的,奶奶就用手抻平,小心地放在床上的席子下,等我放学回家拿出来,问我上面写的是什么,让我念给她听。奶奶的记忆力很强,我感觉她是那种过目不忘的人,因为每天晚上奶奶都会给我们讲故事,讲戏,有时候整段的戏词她都会背下来。她给我们讲梁山泊与祝英台,讲王莽与刘秀、月下追韩信,杨家将的故事,讲薛仁贵等等。在那些无数黑暗的夜晚,在没有电视和任何娱乐的黄昏,奶奶把她听来的故事一一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从一个个故事里看到历史和未来。我自幼喜欢文学,应该和奶奶讲故事很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祖母还会很多生活中的谚语:</p><p class="ql-block"> 云朝南,雨连连;云朝东,一场空;云朝西,官爷骑马披蓑衣。</p><p class="ql-block">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p><p class="ql-block">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p><p class="ql-block">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p><p class="ql-block"> 狗大自咬,女大自巧。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奶奶给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这在家属院是件新鲜事,要知道,我们那时候全家每月的菜钱只有两块钱。文革时期停课,家属院一些家长让女孩在家纺棉花线,锈花或纳鞋底、纳袜垫。我妈妈也让我学。等我妈上班去了,我奶奶对我说:“别听你妈瞎胡说,我长这大岁数,没听说谁纺花织布能出名的。你看你的书吧。”那时候,我每天晚上坐在奶奶的床头边,就着煤油灯趴在桌上看课外书,这是平常家庭父母亲禁止的。可奶奶认为读书是不会有错的,有时候她让我读给她听。有一次读到鲁迅的祥林嫂,正读着,只听我奶奶厉声呵道:“别念了!”我当时很不理解,奶奶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长大了我才知道,奶奶也是个寡妇,和书中的祥林嫂命运一样,书中的情节一定是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难过得不知如何是好。遗憾的是我那时不懂这些,更不知道安慰我奶奶。但我每晚看书,甚至看到鸡叫头遍的事情,得到了我奶奶的极大宽容。那时候的煤油也是按人头供应的,而且不像现在深夜亮着灯也不在乎,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一个孩子常年深夜读书,奶奶并不认为这是点灯费油,反倒成了她的骄傲,并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深厚的希望。我常常感念奶奶的这份恩情,写了“我心中的灯盏”一文,在美篇发表以后,我的外甥王光尧还录音朗诵,做成了作品。现在回过头来回望过去,如果不是那时候读那么多书,预先间接经历坎坷和困苦,就不可能毫发无损地穿越经历过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  我们姊妹八个,都是跟着奶奶在家属院长大的。父母亲吃住在机关或者单位,平时就是我奶奶领导着我们。我家的户口本和粮本上写着我奶奶的名--王寸真,这是我父亲给奶奶进城上户口时起的名字。旧社会妇女的地位很低,大多数人只有乳名,出嫁后随夫姓,张王氏、李王氏的就是她们的名字。父亲是干部,是推翻旧社会闹革命的共产党人,他大概不愿意我奶奶叫李王氏这种带着封建色彩的名字,他也不能将奶奶的乳名--“扶枝”写在户口本上让别人叫,乳名应该是长辈叫的。父亲就给我奶奶起了新名字。奶奶应该是接受这个名字的,因为在我奶奶的眼里,我父亲就是她的天空和大地。</p><p class="ql-block">  母亲两年生一个弟弟或妹妹,断了奶就送给奶奶抚养。奶奶一个人照养这么多的孩子,缺吃少穿,大哭小叫的,辛劳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并没有抱怨过什么,她甚至觉得上苍赐给她这么多的孩子是福分和财富。她常说,人多力量大。她曾开玩笑给别人说:“一个被窝八条腿,不怕神来不怕鬼。” 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母亲怀了我五妹妹,很多人看见我母亲又怀了孩子,觉得我家孩子多,就想向我家要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我奶奶听说后,生怕我父母亲把孩子送人,就亲自到我妈上班的地方当面质问我母亲:“你听谁说我嫌孩子多了?你听谁说我不愿领小孩了?!”奶奶的这些话,彻底打消了所有人想要我五妹的念头,也给了我父母亲坚定的支持。“不抱怨,不诉苦”,这个信念在我奶奶身上体现的很充分。我长大后有一次读到“永不诉说”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酸得想哭,立即就联想到我奶奶就是这样的人。遇到艰难的日子,奶奶总是鼓励我们说:“年少受贫不算贫,老年受贫贫死人。”现在我知道了,奶奶这种“苦难”教育法,无形中培养了我们姊妹们的独立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让我们从小就懂得“担当”和“直面困苦”,不依赖家庭和任何人也要生存下去的勇气。我在深夜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奶奶慢慢从床上坐起来,轻轻抚摸着睡在她身旁的我弟弟或妹妹小小的身子,喃喃自语:熬了这么多人---没想到啊!奶奶仿佛一个坐拥金矿的富人数着那些金子,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苦难都化为灰烬,一种力量在我们身上蓬勃生长。我们平时几乎没有生过病,个头都长的高过一般的孩子,两个弟弟都在一米八以上。和我一起在家属院长大的发小灌江有一次和我回忆往事,她说:“我觉得你奶奶很不简单,那么多的孩子都长的挺好。你看邻居家的谁谁,天天生病不说,都长的很瘦弱。”</p> <p class="ql-block">  奶奶很注重我们的道德培养。她经常给我们灌输的就是不要沾别人的便宜,更不能拿人家的东西。想要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教育我们不看眼前的小财,凡事往远处看。不让我们羡慕别人有什么,她经常给我说:“别稀罕人家的东西,你以后有本事也会有的。”有一次邻居家办喜事,我抢了很多喜糖,有个女孩没抢到,给我要。我不给。她就追到我家,在我家门口站着。我奶奶看到一个女孩一直站在门口,一问才知道是来要糖的。奶奶很生气,让我把糖给那个女孩。她说:“你咋恁稀罕人家撒的糖,把糖给人家。将来你长大了,这些糖给你都不会要。”我当时也很生气,不理解奶奶为什么不让我要这些糖,要知道,那时候用糖纸包的糖是很稀罕的。但经不住我奶奶一再大声的吵,我气得一把将糖撒给那个女孩,她立即蹲地上捡起来,走了。奶奶自然不知道“嗟来之食”的含义,但从地上捡别人撒下的东西。就这件事的性质和行为,大概是激怒了我奶奶,她怒不可遏,说我没出息,不知道丢人等等。这件事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奶奶早已做古。她呵斥我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你没有的东西要靠自己去挣,不能要别人的东西!不能稀罕人家的东西! 现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糖果不知有多少,加上我31岁当科技报的副刊编辑,知道了吃糖多了对身体不好的道理,更是对糖控制很严。这些糖有时候给人都不敢,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吃糖多了不好。真是像我奶奶说的那样,白给我都不想要。</p><p class="ql-block"> 奶奶从不让我们睡懒觉,无论任何时候。天亮了就一定会将我们叫起来,要么读书,要么干活。“千金难买黎明觉”,我父亲的解读就是:早上有人将你叫醒,这是千金也难买到的。我奶奶认为,小孩子睡懒觉是不争气的坏习惯。这个不睡懒觉的习惯,我和我的几个妹妹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父母亲的工资低,家里的孩子又多,生活十分困难,经常这月还没过到头,米面就吃完了。奶奶就叫我到隔壁的赵芝姨家借面。我拿着盛面的空瓢去借面,赵芝姨就给我盛满满的、冒着头的面回来。每次还面的时候也是我,奶奶在我家面箱里用瓢挖满后用手往下按按,这一按,面就下去半瓢,奶奶再将面堆满并冒头,这才让我还过去。这就意味着多还了赵芝姨一些面。而这些动作,赵芝姨是不知道的。我去还面的时候,赵芝姨都客气地说,还还啥呀! 拿回去。我自然知道这是客气,就硬着将面倒进她家的面缸。奶奶为人厚道,与人共事,不让人家吃亏。这是她做人的准则。这件事也影响到我的一生,后来我发现我儿子也是这样的人。那时候家里像样的家具就是一个大木箱,大概是奶奶从老家带回县城的唯一物件,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是用来盛养活我们的面粉。家里有时候有老家来的亲戚带的花生和红薯,逢年过节炸点什么,奶奶都会让我们给左邻右舍的邻居送点。奶奶的人缘很好,我们也经常得到很多人的接济和帮助,奶奶做不了的重活,也总有人帮她。</p><p class="ql-block"> 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到山西逃荒,给大户人家做过饭。这些经历也教会她巧生活。比如,她每次用小推车推着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到我妈妈工作的地方,让我妈给小孩喂奶,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奶奶将小孩留给我妈妈,自己推着小车拐到旁边的菜市场,见有便宜的菜或者人家不要的菜就捡回来,放在小推车上推回家。她怕别人说她干部家属还上街捡菜,面子上不好看,因为我父亲在县里也是知名人士,奶奶就用弟弟的衣服盖在菜上面。有一次,奶奶两分钱买了半车的茄子,这些茄子有很多都是坏的,奶奶用刀将不能吃的削去,能吃的切成块。洗净后用一点油炒熟,然后放水没住茄子,水开后,勾一点面,放上盐。浓浓的茄子汤就好了。我和弟弟妹妹可劲儿吃,不限量。很多年以后,大妹告诉我,小时候吃着咱奶做的茄子汤真好吃。我自己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我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吃多了,吃茄子自然不香。那时候我们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肉啊。</p><p class="ql-block"> 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就不太好过了。一件棉衣棉裤穿两三年,袖子和裤腿儿短了,奶奶就给我们缝上一截,颜色往往也是不统一的,好像那时候谁也不笑话谁,因为小孩子家都是那样的穿着。奶奶还发明了“暖袖”,就是像现在的袖头,里面套上棉花,冬天上学的时候让我们套在手上。那时候冬天冷到零下20多度是常有的事,我们姊妹们很少有冻坏手脚的,这不能不说是奶奶的生存智慧。</p><p class="ql-block"> 全家人只有两床旧棉被,没有褥子。每年秋天,奶奶就领着我和大妹到大坑边上割芦苇,用绳子捆着带回院子,摊在门前晒干,天冷的时候将这些芦苇铺在床上,上面铺一条打满补丁的单子,奶奶和我们姊妹就睡在上面。前不久我看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回忆录,他们家冬天的时候也是这样过的。看来,不是因为我的父母无能,全中国人民都在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冬天,家属院前后坑都结了很厚的冰,大弟在冰上玩耍的时候发现冰下有冻死的鱼。回家拿了斧头,凿开冰,捞出鱼给奶奶看,奶奶看了鱼后,发现这是冻僵的鱼,可以吃。她给我们做了一个能在冰上滑行的木板,这块木板只能蹲或坐一个人,木板下面用两条铁丝扎成两条平行线,这样,人坐在木板上,只需两手轻轻一点,就可以滑出很远。奶奶还给我们配备了装鱼的网和从水中捞鱼的笊篱。常常是大弟在冰上滑行着找鱼,我和大妹用斧头凿冰捞鱼。一冬天,我们从冰下捞出不少的大鱼小鱼。奶奶就将鱼弄干净,放锅里用醋和盐做成糟鱼,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美食。我们在冰上凿冰捞鱼常常会引来不少人的羡慕,但是,他们既没有工具,也没有我大弟找鱼的技巧,只能望鱼兴叹了。奶奶常年养一群鸭子,用来补贴家用 。那时候我父亲掌管着全长垣县的生产资料,可谓实权在握,可我奶奶从不在我父亲面前提家里缺这少那的,也不说粮食不够吃等生活困难的话。我觉得她不在我父亲面前说这些,是怕我父亲贪公家的便利,以权谋私。她在困苦面前表现的坚韧和智慧,是需要我一生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奶奶常常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和衣物,她常说:“一针一线,来之不易。”吃饭时的锅碗都要吃的干干净净,衣物用到物尽其用。她给我说,富要想到穷的时候,穷要想到富的时候。虽然那时候我们过着贫穷的日子,但是奶奶常常和我们畅想未来,她说:“等你们姊妹几个都长大了,都骑着车回家了,门口的自行车明晃晃的排成一片。”上世纪六十年代,家里有自行车就算富人了。在奶奶的理想里,门口扎满自行车就是她辉煌的前程。她常说:“有苗不愁长。”我们姊妹几个就是她理想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奶奶还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地运用时间。用她的话就是要“分清粗活儿细活儿”。她告诉我,当很多事情都需要你用时间来做的时候,你要分清哪些是要用心去做、哪些可以大致做成就行了,不必在每件事上都精心精致,那样容易把重要的事情耽搁了。她曾经用做针线活儿打比喻:补袜子不需要用绣花功夫,缝住洞口,不露脚趾头就行了。沿鞋口(做鞋子时)在脚面上,要认真做,不能马虎。奶奶这个粗活儿细活儿的方法我运用到了各个方面,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科学地分配时间。比如我在读书时,有些情节可以一目两行,大致知道就行了,而有些经典的句子,要反复读,甚至背下来、抄在本子上。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人非常聪明却业绩平平,甚至无一专长。为什么呢?就是他们不会运用时间,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做,一天天的付之东流。就像某作家写她的母亲: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终生无一建树。为什么呢?因为她整天在屋里转来转去--找东西,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牢记奶奶的教导,用零碎的时间打理家务或学习新知,我将这些看成粗活儿,而精细活儿则是读书和写作,需要整块时间用心来完成。粗活细活的时间管理方法使我惜时如金,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流行的一个词叫格局,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决定了他对当下事物的把握,对未来的认知以及将要取得的成就。依我的经验来看,格局大小是与生俱来的。像我的奶奶生在农村且不识字,但她对事物的认识和对未来的预测却与周围的人不同:她早年让父亲参加八路军;鼓励我们长大了到“外先”;奶奶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等等,决定了她看待事物的目光远大和有鲜见之明。我刚参加工作时才十五六岁,一些人吃不了苦又回长垣了。我奶奶听说后对我说:“你上外先可别想家,小小长垣,有啥好想咧。”我长大后有人介绍对象,家是广西的。我妈显远,怕以后见我一面难。我奶奶就说:“远啥呀! 以后有飞机有轮船。”那时候奶奶连汽车也没坐过,更别说飞机轮船连见都没见过。她只是听别人说过,就认定了将来这些都不是个事儿。现在,我儿子在加拿大,在地球的另一半,我说去就去了。从郑州到广西,坐飞机两个多小时,乘高铁一天就到了。想见谁,视频聊天,分分秒秒的事。这些奶奶虽然当时不知,但她有大的格局,对我们的未来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祖母已经过世40多年了,可以告慰她的英灵:我们姊妹几个的孩子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只有一个外甥没有读大学,但也有一技之长,凭手艺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家家都有汽车,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人人都有事做,孩子们都上进好学,无一人荒废。后代们大多数事业有成,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有各自的方向和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我们有祖母勤劳、善良的品质,有祖母坚韧、智慧的血统,我们的子孙前途一定是光明的!</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我能够幸福地活在当下,坚持不懈地学习进取,是和奶奶的教育和鼓励分不开的。她慈祥殷切的目光一直在头顶、在上面,我每每感受到她的力量和加持。由此,我也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感谢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7日于郑州东瑞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经常玩要的前后大坑,现在变成了公园。 </p><p class="ql-block"> 摄于2017年长垣</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家属院开发成了社区。</p><p class="ql-block"> 摄于2017年长垣</p> <p class="ql-block">在小时候冰上凿鱼的地方留念。</p><p class="ql-block"> 摄于2017年长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