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 铁海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室外下雨。窗内青花瓷,一盏碧螺春。将《宋词三百首》,翻到最后,是一首《八声甘州》:“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这首词的下阙是我按照《钦定词谱》重新句读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辛卯岁,指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即孛儿只斤•忽必烈,生于公元1215年,逝于公元1294年,是托雷的第四子。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知道,托雷是郭靖的安答,安答在蒙古语中是义兄、义弟、义姐、义妹的意思,相当于汉人的结拜、拜把子、义结金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据《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改国号为“大元”,元朝“正式”成立。次年,迁都燕京(今北京),称大都。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灭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有人说,不对啊,元朝是公元1271年开始的,到了公元1291年,是二十年,怎么会是至元二十八年呢?这是因为忽必烈在公元1260年即汗位,建元中统,到了公元1264年,改年号为至元,因而至元是从公元1264年开始算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炎,生于公元1248年,大约逝于公元1320年左右,因而他是生于南宋(1127-1279),逝于元朝(1271-1368)。张炎是循王张俊的六世孙,因而他的早年生活是优裕的,但是南宋灭亡以后,他的家道就中落了,生活贫困。李清照生于北宋,早年的生活也是优裕的,但是随着北宋的灭亡,赵明诚的去世,她的生活也趋于苦难。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由优裕走向中落,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炎写这首词的时候是辛卯岁(公元1291年),这个时候元朝已经建国二十年了。但是,很明显,我们不能把他归为元曲,因为他是宋词的延续,和元曲是有区别的。《宋词三百首》的选词,为了显示词的源流变化,是从唐、五代开始的,一直选到宋末元初的张炎的词为结束。因而,《宋词三百首》也可以说是一部“词的历史”,当然,他是宋词的“历史”,不是全部词作的“历史”,因为后世还有“清词中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声甘州,据《钦定词谱》记载,有七体,又名甘州、萧萧雨、宴瑶池。八声,是因为上下阙各有四平韵,故名八声。周密词名《甘州》。因为柳永词的起句是“对萧萧暮雨洒江天”,所以张炎把这个词牌更名为《萧萧雨》。白朴词名《宴瑶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炎词中的江表,指江外,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简译为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晋谢安死后,羊昙醉至西州门,恸哭而去,就是指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楚佩,典自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即湘夫人因湘君失约而捐玦遗佩于江边。中洲,亦出自《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中洲,水中可居者为洲,即洲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炎用典意在表达情意之深切。余文易解,不多叙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海棠于2021年3月17日修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铁海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