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

spring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是玉兰花开的季节,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是柳条发芽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么好的季节里读书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说来惭愧以前那么多大块大块大好的时光都被我浪费了!</p> <p class="ql-block">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也没有仔细认真的读过,学生时代大都是在钻研数理化的题目,当时觉得读书有什么难的不用像做题那么费脑筋,只是一种休闲娱乐而已,外部环境也不需要多安静,甚至不需要动脑子!就在前几天读王老师的书时读着读着渐渐发现不是我以前想的那么回事,读书也需要安静的环境,也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里面所说的话,需要的认真程度一点也不比做数理化少。这还是头一次我读书有这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记得曾看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坏牌。我觉得这句话真应了王老师的经历,王老师打好了自己的坏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还唤醒了一群正在摸索,处于困惑中的同仁。王老师的书不像其他书那样在讲大道理,而是言之有物,书中传递着王老师对于教育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值得我学习。</p> <p class="ql-block">全书分成七个章节,从心灵到行动,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教育,王老师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深刻的反思,开阔的眼界向读者们解读困惑的原因并引导我们怎么走出困境,怎样保持一颗进取的心。</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篇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短板给了我职业道路上一些指引,举的例子也是跟我情况差不多有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几次参加讲课比赛都因普通话不好而影响了名次。为了补齐自己的这个“短板”,她开始苦练普通话,每天坚持听《新闻联播》,最终她的普通话水平大幅度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有了巨大提升。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其实以前也想过苦练普通话但最终都半途而废了,其实也还可以有第二种方式,那就是舍短,有的时候,关注优势会比关注劣势更重要。比如自己爱静下心来研究题,也可以试着出题对题进行归类,这样也是一个很好使自己进步的途径。教师的发展应该是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长处。更何况,很多名师的经验并不具有“可复制性”,盲目的舍弃自己长处而追随他人的经验,甚至可能落下“邯郸学步”的笑柄。</p> <p class="ql-block">在读到“看得到他人的背后”也深有体会,有时候确实自己也犯了里面类似的错误,当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会批评他的迟到,却不会想或许他有不可抗拒的原因;当学生有一次没完成作业,我常常是谴责他的懒惰,却很少考虑到他是不是因为题目太难而已经尽力在做了。这些也许是烦琐的小事,但也恰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成就着或者破坏着教育,成全着或者践踏着学生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做为一名教师我也需要具有学生立场,无论是备课的时候还是上课的时候,否则永远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还会导致自己做很多无用功,然后再把问题归咎于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