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压的那些事儿

高血压科 刘如

<p class="ql-block">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血压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标。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2015 年上升至 27.9%。您的血压还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血压的那些事。</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高血压?</p><p class="ql-block">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p> <p class="ql-block">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p><p class="ql-block">1、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越大,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就越高,因为高血压病通常会伴随着其他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会出现衰退现象,所以更容易患有高血压。</p><p class="ql-block">2、遗传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有统计表明,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双亲中如一人或两人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分别高1.5和2-3倍。</p><p class="ql-block">3、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每增加5%,高血压的风险便增加20%~30%。而且高血压患者体重增加的可能性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肥胖也会增加难治性高血压的风险。</p><p class="ql-block">4、膳食高盐、低钾、低钙:人体摄入的钠75%来自于饮食,人体对钠盐的生理需要量很低,成人摄盐1—2g/d足以满足生理需要。食入过多的食盐,可导致高血压。此外,钙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以及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也被认为是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p><p class="ql-block">5、长期过量饮酒:酒能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饮酒越多,血压越高。与饮酒次数相比,量对血压的影响更大。</p><p class="ql-block">6、缺乏体力活动:正常血压人群中,久坐和体力活动不足者与活跃的同龄对照者相比,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0%—50%。&nbsp;</p><p class="ql-block">7、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以及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劳累、睡眠不足,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也可引起高血压。</p><p class="ql-block">8、吸烟:长期大量吸烟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p> <p class="ql-block">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许多人血压高了自己并不知道,一旦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已经出现了靶器官的损害,也就是心、脑、肾、眼底等病变,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而每个人有必要知道自己的血压值。</p> <p class="ql-block">血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p><p class="ql-block">2.合适的袖带很重要</p><p class="ql-block">袖带选择因人而异,大多数人可以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 22 ~26 cm、宽 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 &gt;32 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p><p class="ql-block">3.准备工作要做好</p><p class="ql-block">测血压前30分钟不运动、不喝咖啡、不吸烟;静坐休息3~5分钟,上臂不束缚。</p><p class="ql-block">4.测量部位:上臂</p><p class="ql-block">5.坐位或仰卧位量血压,血压计袖带气囊中心放在肘窝偏内侧,血压计<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袖带应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p><p class="ql-block">6.袖带在肘窝上2-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p> <p class="ql-block">测量血压是为了了解自身血压的情况,尽量应遵循以下健康方式,这样才是测得健康血压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坚持运动——选择有氧运动,每周3次或隔日1次(如太极拳、降压操、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只适合于临界高血压、轻度和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重度高血压人群。</p><p class="ql-block">2.合理膳食,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低盐(每天盐量不超过6克)、高钾、补钙。</p><p class="ql-block">3.戒烟限酒</p><p class="ql-block">4.定期监测血压,规律口服药物,不相信伪科学。</p><p class="ql-block">5.心理平衡,保持稳定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驻马店市中医院高血压科贴心提醒,如果发现血压异常,超过140/90mmgh,请及时就医;已确诊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