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6日,莒南二小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本次线上教材培训。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沟通学生与学生学习的载体。读懂教材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数学教材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问题解决与应用等,逻辑严谨,每一块内容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四位名师的分享,让我们对三年级下册的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分析、研读。</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于科长强调了三点内容:一,充分认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教材研究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基础,教材研读好了,课就上好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二,精心组织本次的培训活动,各县区高度重视本次教材培训,要为本次活动提供坚强的保障,做到组织到位,安排具体,力争通过这次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学习力和教材的解读力。第三,抓好培训后的跟进和落实工作,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用好用活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位置与方向(一) <p class="ql-block"> 王佩佩老师从知识结构、内容编排、教材分析三方面解读本单元教材。例4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在学生能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方位的基础上,设计了游览动物园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动物园导游图”通过文文与小平对话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图下方两名学生的对话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先确定熊猫馆的位置,再寻找行走路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及简单的行走路线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从知识结构、内容编排及目标、例题分析及教学建议、考点易错点四个方面解读教材,在教学42÷2列竖式计算时学生会呈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比观察这两种竖式。哪一个能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分了两次的过程和结果。在交流碰撞中让学生发现是第一种方法,更能够清楚的记录分的过程和结果。我们最后还要把学生口算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的表示方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的算理。</p> 复式统计表 <p class="ql-block">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以调查学生熟悉的六项日常活动为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统计的方法。在这里重点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男生和女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那喜欢的活动也会有所差别,分开统计。因此,教材呈现了学生用旧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按男生和女生进行。学生们完成统计任务以后,教材给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两个表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独立的单式统计表进行比较,寻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讨论发现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接着小精灵提出了合并表格的任务,为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教材直接呈现了合并好的故事统计表。</p> 两位数乘两位数 <p class="ql-block">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时。首先,我们先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借助点子图直观模型让学生算,一共有多少本书?学生会出现多种算法,第一种的口算方法是把这12套书平均分成了三份。每份四套,先算出一份,再算出三份。第二种是把这12套书。分成了两套和十套,先算出十套有多少本?再算出两套有多少本,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起来。那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先分开来算,然后再把它合起来,也就是先分后合。分的目的就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实际上就是转化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材培训就像是一盏明灯,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促进了彼此的交流、学习与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教材,掌握教材,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