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年到生产队的那座矮桥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水泥乡村公路。</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1日在生产队贫协主席杨树明的带领下从界市镇上了到天华的毛坯公路过关山垭口下了一个长坡就到了矮桥子,沿着这条小溪沟走了一段羊肠小道,然后爬山到山顶就到生产队了。 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这条进山到生产队的必经之路已没人走了,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了。</p> <p class="ql-block">整洁宽敞四通八达的村村通水泥路</p> <p class="ql-block">整洁的进山路两旁翠竹成荫,仿佛在竹海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生产队的保管室,晒坝变成了漂亮的农家小院。(当年秋收时队长安排我晒了两年的谷子)这里也是生产队的面房,虽然磨面的石磨和拉磨的老黄牛不见了,但是做面师傅打箩柜的呯呯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清香的碱面还在回味。</p> <p class="ql-block">整洁的乡村,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小院,宽敞的院坝。</p> <p class="ql-block">农家二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山变绿了变美了。</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田原美景</p> <p class="ql-block">雷竹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油菜花香</p> <p class="ql-block">同刘高书老师交谈,回忆往事。</p> <p class="ql-block">同老朋友曾本益摆龙门阵。</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住了两年的知青屋地基。房已没有了,路也没有了,四周变成了菜地。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想念妈妈、弟弟的夜晚,多少个煤油灯下读书做题的通宵之夜只有自己知道。小小一间集卧室、厨房、堆放红苕、农具等等为一体的全能房子孤灵灵的立在山上,挨的最近的房子就是队里的猪场、牛圈,这些牲口就是夜里为我做伴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在曾经的知青屋地皮上留个影,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这里曾经有一间小土屋住过一位17岁知青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干过活、流过汗的地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挑吃水的岩洞由于修路已经没有水了,真想再尝尝甘甜的山泉水。</p> <p class="ql-block">队里的变化太多太大,用手机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瞬间。 离开生产队返回了,短短的几个小时跑马观花的只看了队里的一个角落,远处山头和沟里的田土都没走到,还有好多老朋友也没见到,颜队长,杨老队长,宋队长,刘会计等队干部都不在人世了,当年他们都对我关怀备至,在此我深深的感谢这些纯朴善良的长辈,良师益友。 改革开放党的好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使 生产队的山山水水变了,路变通敞不在难走了。通电了,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通过电视认识了外面的世界,享受到了现代的生活。山头上,翠竹取代了祖祖辈辈种红苕的习惯,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增加了收入,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有钱了,买回了大米,改变了一年到头以红苕玉米等杂粮为主食的生活,人也更有精神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了。一个个翠绿的山头连绵不断形成了我们隆昌的竹海。再见了我的生产队!再见了我的农民兄弟姐妹!再见一一隆昌竹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