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当下,接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已经逐步普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AI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变革。学校是未来教学的根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角,信息技术老师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这不,此次洪山区参加武汉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老师都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科技的视觉盛宴。 3月16日上午,2021年武汉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洪山区赛点)在武汉市洪山一小录播室如期举行。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丁军科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媛教研员、珞珈山小学简跃进老师、洪山区信息中心秦雪红教研员四位评委全程参与评比。 第一节课是由洪山一小的莫翠姬老师执教的《言听“机”从—湖北宣传大使》。课堂伊始,莫老师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英语绕口令,直观体验机器人语音转写的过程,感受语音识别技术,游戏导入,瞬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随后通过机器人跳舞,引导学生搭建让机器人直行、后退、扭脖子等基本运动的程序,了解编程平台,掌握搭建程序积木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引入外交部“湖北特别推介会”情景,利用机器人介绍湖北风采,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整个课堂妙趣横生、层层深入,生动的演绎了一段“言听‘机’从”。 第二节课是由洪山二小的吴彩老师执教的《设计我的智能垃圾分类桶》。吴老师利用游戏教学让学生体验小智(智能垃圾分类桶)可以实现的功能,让学生在编写程序中理解智能垃圾桶是如何一步步设计的,并通过连接microbit烧入程序完成垃圾的分类和投放,进而引导学生展望一款成熟的智能垃圾分类桶的未来。这堂课结合时下热门的垃圾分类话题,让学生感受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节课是由武珞路小学爱家分校的江恋老师执教的《智能护眼机器人》。近年来,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保护学生的视力问题迫在眉睫。江老师设计的智能护眼机器人,通过感知距离、光线、时长等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从而保护学生的视力。这堂课是基于掌控板和mPython编程软件的使用,结合超声波传感器、光线传感器、MP3音乐播放和喇叭、光环板等硬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位老师的课生动活泼,同学们徜徉在机器人的世界,在编程中锻炼了思维、享受了学习的乐趣。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蕴含了洪山区信息人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激情,它更像是信息人的一次聚会,几位参赛老师通过对人工智能教学的尝试,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为信息技术课堂带来更多的契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