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学 “春捂秋冻”

中科六幼保健室

<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气温升高,温差变大,“一冷一暖”之间,孩子最容易生病。老话说的“春捂秋冻”,其实就是先辈们春秋季增减衣物的一个经验总结。今天就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捂”得科学,“捂”得健康。</p> <p class="ql-block">  幼儿春季穿衣:“春捂”四大标准 </p><p class="ql-block"> 1、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p><p class="ql-block">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p><p class="ql-block">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等问题出现!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所以我们保健室也都实时跟进气象预报,及时给家长发出特殊天气的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所以科学的循序渐进地减衣,周期以7-14天为宜。</p> <p class="ql-block">  以下几个穿衣误区,请家长们不要给宝宝们这样来穿哦~</p> <p class="ql-block">1、容易诱发意外伤害</p><p class="ql-block"> 衣物代表:带长帽带的连帽衫、丝巾以及各种带有铆钉、水钻、亮片装饰的衣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影响孩子身体发育</p><p class="ql-block"> 衣物代表:连裤袜、丝袜、紧身牛仔裤、喇叭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造成孩子穿脱困难</p><p class="ql-block"> 衣物代表:背带裤、连身衣、拉链在背后的裙子、带拉链或扣子的裤子、有鞋带的鞋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妨碍孩子身体活动</p><p class="ql-block"> 典型代表:长裙、短裤、又长又厚的羽绒服、过大或带跟的鞋子、宽大的裤子。</p> <p class="ql-block">  合理的穿衣推荐:</p><p class="ql-block"> 午睡时给宝宝们穿上合身的全棉秋衣秋裤;</p> <p class="ql-block">  室内活动时穿着舒适透气的薄外套即可;</p> <p class="ql-block">  为户外活动准备好棉背心,外出活动前老师们都会让孩子们更换上棉背心,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是最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结合以上穿衣指导原则,保健室也会提前给家长朋友们发送特殊天气温馨提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然也有因人而异的穿衣习惯,希望家长们为孩子</span>做到灵活穿搭不生病,健健康康把春迎。</p> <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第六幼儿园保健室</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