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幼儿园自主游戏研究•人文风俗——海丰县公平镇中心幼儿园科学保教新课程

公•园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纲要》中还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p> <p class="ql-block">  课程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生活。为了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将本土资源合理地开发成适合幼儿的本土文化课程,我园课题组成员(陈耀冰、吴文秀、张小雅、陈佳茵、马雪丹)对《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幼儿园自主游戏研究•人文风俗——海丰县公平镇中心幼儿园科学保教新课程》进行了研讨,并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以课题为载体,结合预设主题,以探索“海丰人文风俗”为切入点,将本土资源——海丰特色小吃、海丰童谣等运用于幼儿园课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点,注重本土性与多元性融合,把活动渗透到五大领域,实践本土化活动。</p> 海丰特色小吃篇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对于幼儿来说,家乡的味道是他们感知家乡美好的最有兴趣的方式。公平镇有美味的名小吃:牛肉脯、大粒森、鼠壳棉粿、其仔粿等。在开展“海丰特色小吃”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还延伸出附近乡镇的美食,如:“鲘门双头尖、可塘白食粿、梅陇菜包粿”等,开拓了幼儿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成丰富的主题探究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做一做”,幼儿初步了解到家乡——海丰的饮食文化,并为自己是海丰人而自豪。</p> 海丰童谣篇 <p class="ql-block">  童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也对儿童的认知构建和兴趣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海丰童谣反映了海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追求和社会观念等。为了让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与韵味,我们从28首海丰童谣中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童谣,如:《隆啊隆,骑马去海丰》、《鸡安仔》、《雨来来》、《红脚鸡》等,以多种形式(加入情景表演,奥尔夫乐器等)将童谣加入到我园的教学课程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  在醇香浓郁的海丰本土文化氛围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福佬话这一母语的韵味及魅力; 吟诵海丰童谣,不仅能推动孩子们对海丰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而且有助于海丰本土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本土文化的融入,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在今后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开展海丰人文风俗、特色产业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本土文化特色课程,将海丰本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p>

海丰

本土

童谣

幼儿

幼儿园

文化

课程

活动

特色小吃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