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或许,生活中根本没什么诗和远方。</b><br> 于是就有人就把旅行看成是诗和远方,一路美景一路歌,一路大片一路风光。<br> 别人的世界终究是别人的。真实的体验和所见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学会思考,也许享受过好,你才会努力去拼搏更好;体验过坏,你才会得懂去珍惜现在的拥有。背对潮流,坚持走自己的路。接受真正的打磨和塑造,去亲历世界的善与恶,道路的险与阻。<br> 决心是打败恐惧最好的办法。开始一段平凡生活里的“小”梦想。骑游世界总共分几步?两步!哪两步?一、勇气,二、路线。 <b>二、旅行本质是体验这个多彩而繁复的世界。</b><div> 它并不能安身立命,也不能靠它发财。它是实战学。在路上惯了,孤独和寂寞会慢慢磨没了,归来后你会心情大好,喜欢上了宁静的市井生活。真正的改变自己,流浪真的会影响你的。不要狂奔,边骑边感受大自然,边骑边感受宁静乡村生活,有内味了。<br> 骑行的天空,群星灿列。天空中有王者一般的太阳和其他恒星,光芒四射。偶尔会你看到平凡的英雄真的如同流星一样,一闪而过。闪没闪谁记得,真的有人偶尔谈起那一闪,就如同在讲述梦中的故事一样。<br> 我人蠢,赶紧多读书。Down to Gehenna,or up to the Throne,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无论是追入炼狱还是登高王权,独自旅行的人往往走的最快。<br> 《不去会死!(行かずに死ねるか!)》世界9万5000km自転車ひとり旅,《用洗脸盆吃羊肉饭(洗面器でヤギごはん)》作者:[日]石田裕辅。骑行七年半的环球之旅,九万五千公里的石田秉持着最朴素的单车骑士精神……《喜马拉雅骑行记-》女作家斯内扎娜·拉多伊契奇……我不想在这儿堆砌书名,但书中向我描写了我真正想要的生活,那儿不需要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骑过那一座座神山……<br> 翻了2018年的照片,那会儿真是说走就走啊。还记得那时油菜花也开了,骑行途中偶尔还可以用手抚摸下油菜花的花香……三年前,又三年后。我喜欢上了宁静的生活方式。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重新上班,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个工作很适合我的性格,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没有人来管你。回家以后开始琢磨自己的事,看看书,和孩子玩在一起。甚至我做起了5年规划,一切都是那么在可控范围内。不想2020年疫情发生,时间之长,使我的很多计划变成泡影,我只能小心的推断着恢复正常的时间。<br><br></div> <b>三、自由,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旅行。</b><div> 当然,做好了是不简单的。要长远的去看待自己的人生,不瞎折腾,建立自己长期的爱好,并为之投入自己的一切的一切。<br> 以前路上饿着过,结果最近在家附近骑行也是备的太多。一路就是吃吃吃,喝喝喝。鱼骨式旅游,主干线基本不变,非特殊原因尽量骑行完成,支线就以其他交通工具带小量必要行李方式轻轻松松纯旅游,全住店。<br> 心一直在路上,前段时间送出了十多份水果给曾经在路上帮助过我的人,感恩的心。世上最珍贵的是来自无私的帮助,就是这些帮助,让我一个打夹板如有神助,让苦逼的骑行如同开挂一般,刚遇到滴滴儿困难就立马化解了。但新疆百里风区“估倒”要拉我过风区的小哥,坚决不肯给住址,水果没有邮寄出去。现实生活中,我也有得到过很多的帮助,我嘴上不说不等于我不知道。<br><br></div> <b>四、长途骑行(Long Trip)、探险骑行(Gravel / Adventure)、轻装旅行(Light Travel),</b>……<div> 骑行是一个内修外练的好办法,但是不能是急性子。一急是骑不动的。长途旅行车的东西太多了,好处是什么都有,我甚至带了一把椅子和桌子,还有很多的衣服,全套睡具帐篷,锅碗炊具。但是发达地区是用不着的。旅行就是要的各种各样的体验。<br> 我不怎么用纸质地图。怕手机没电找不到路,以前我出门还备着谷歌的亲儿子平板——nexus7二代。它有GPS,手机实在没电,它也能导航。2016在越南的最后十多天,我就靠它骑行,白天用它导航,到了住宿地用它看攻略和订机票什么的,挺好的。缺点就是慢,很早以前的垃圾产品了。手机用户体验上,还是苹果家要强很多,骑行拍摄视频用苹果家的稳定的多。<br> 挺喜欢用maps.me的,软件下面也会显示高程,可以大致看一下当天行程的高程情况。在国内一般是用百度地图,我跟着它的导航骑行。但是它对高程不敏感,在有些地方把我导到大山里面去硬翻过山。所以在山区我会大致用其他骑行软件参考一下高程情况。国外有网的情况下一般就是Google地图,没网就用maps.me,用maps.me提前下好离线包。<br> 有些玩法本来就不公平,别和那些X二代比,年轻人长项是人来疯。稳扎稳打,避其锋芒,教员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慢中求快。<br> 心里饿得再难受也要忍着,不到关键时刻实弹不能上膛。知道不等于烂熟于心,三板斧都多了,一二,出手 拿下。别讲什么礼让,什么斯文。<br><br></div> <b>五、耶稣对门徒说道</b>:<div>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br> 举一反三,长途骑行看似是一种玩法,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态度。有些地方看似朴素无华,实际上处处都是实战中得来的。花招是虚招,实招大招跟着就来,拳脚并用。<br> 沉浸在路上的历史和即时感。剑走偏锋?不追求万能无敌,盲目堆砌。只求单线程把精简做好,专一的好。精一之功,放弃一些不重要的爱好和兴趣,对于无关紧要的新闻和事不闻不问。只做重要的事,把这个还要培养成习惯。<br> 改变自己,一二,一二,反复的练习,熟练以后再谈方法论,目标什么的。别让自己闲着,累不死就别乱想,退后一步就会让前功尽弃。生命就那几十年,机会就那么几回。人活着,靠自己。<br> 以诗歌为路线,边塞诗占了诗歌的一部分。诗歌对于各个民族文化认同来说很重要,国人读了唐诗宋词以后,会对自身文化认同,为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同样,伊朗人为诵读诗人哈菲兹的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而对整个哈萨克民族来说,如果你能念首诗人阿拜的诗,你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br>有知识的人才敢想敢干。每个人的长途旅行梦想开始的时间不一样的,有的人二十多岁就去过世界很多地方,有的人到老了才在准备出门。各人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许多事儿在你的面前不是事儿,但在别人面前却是大山。我也是有很多的梦想没有完成,广西、山西,东北,江南……甚至我还想去看看灯塔国和南美。<br> 骑游绝对不是光骑那么简单。骑行是一门运动,自然就有一些运动学的知识,比如如何热身,如何防止运动损伤。游——也涉及到许多知识。有段时间想去广西骑行,看了一些书上写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笔下有许多是写广西的。刚好手上有一本《徐霞客游记导读》,上面有内容有路线图。作者是吴应寿。<br>现在想在网上搜一些骑行类的文章不容易,有海量的内容,但写的很浅很水,有的文章还有误导的作用。还有些视频类的,听了UP主讲了很久都没有进入正题,要耐心地慢慢的听。美骑网站居然取消了电脑端,只有手机客户端了,也就是说只能从手机上看,以前的老文章找起来如大海捞针。反观一些骑行类的书写的比较细,比较准确,我是当时没有认真看,现在回头再看,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一些英文的骑行的网站不错。<br><br></div> <b>六、骑行是一门科学</b><div>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骑行方式。踏频过低,骑速不高不是一时半会儿造成的,而是刚开始骑行时没有科学练习造成的。一会儿半会儿的时间改正不过来的。多骑行,以不同的速度和齿比来骑,注意齿比和骑行下来的感觉,找到适合的力度和速度,并且把它记录下来。如果有骑友要同行,可比对一下和对方的速度差。如果差太多同行起来,大家都觉得不方便。骑游不是比赛,目的是感受路上的风景。<br>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是学到了才是自己的。“书山有路勤为径”,看书是一种很好的爱好和习惯,多读书,读好书,量变引起质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和行万里路。都是一个道理。方法可能每一条都有道理,实际下定决心去读下去才是硬功。以前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看起来都差不多,后来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有一种差距叫做不知道自己有差距。<br> 真功夫不是花架子,是运动科学。我的第一本骑行书是一位女同事专门送给我的。我平时和她并不熟络,她看到我每天骑得不亦乐乎的样子,有一天专门给我拿过来送我。骑行以后比对的着看。对照自己骑新疆的一些感受,看唐僧的《大唐西域记》,感觉不再是看天书,书上的大多数地理说法是正确的。《单车旅行》是对自行车旅行车旅行知识和一些线路的介绍,很有意思,上面的一些作者就是国内骑行界的前辈,好多都是网络上的大神级人物。有些线路我是照着去骑了的,骑了才发现文字的酸甜苦辣的原味。<br> 我骑行体能不好,最开始骑行的时候骑得会痛苦,有段时间总想回头不骑了。全身酸痛,就像被谁打过似的。多次骑行都是热身运动做得少,累得不行。过一段时间体力才慢慢好转,其具体表现是每日面对一二百公里的骑行量心态麻木,饭量大增,身体感觉身轻如燕。这个时候就是我所谓的”状态“回来了。<br> 我们是谁?我们难道不是由我们读过的书,经历的事,对这个世界的印象,才构成了我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