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工商银行大同车站支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我行始终把教育宣传嵌入机构经营全流程作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首道防线,坚持以金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为导向,向金融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和依法理性维权宣导。</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我行积极贯彻落实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向客户宣传金融消费者法定权利、引导依法维权、普及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金融服务政策,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车站支行各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全行员工做好活动期间的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工作。期间,我行于营业大厅LE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新型网络诈骗风险提示;运营管理部门组织柜面人员及大堂经理就目前热点风险业务防范要点做到主动提示、主动告知;个人客户经理在做好电话营销或线上营销的同时,主动告知产品或服务风险提示,并通过微信平台向客户推送疫情期间防控措施和风险提示;信贷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同时做好风险教育宣传。</p> <p class="ql-block"> 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p><p class="ql-block">1、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接到类似电话需及时挂断或主动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咨询电话进行核实。正规银行金融机构所有业务及服务,不会要求金融消费者将钱款汇到指定账户,也不会收取所谓的咨询服务费、资质保证金等。</p><p class="ql-block">2、涉及银行卡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安全用卡。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在收到“退改签”类的信息后,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谨防个人重要金融信息遭到窃取。</p><p class="ql-block">3、注意保护个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疫情当前,消费者应当保持冷静,遇到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切勿盲目听信,不可向他人随意透露。</p><p class="ql-block">4、在遇到电信金融诈骗时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