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远去的飞鹰

<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希望我的自传是源于内心的写作,而不是小说创作。因为只有内心的才是真实的。但是在我后来断断续续的写作中,我发现,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能打开,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的,是小心翼翼隐藏起来的。事实上,内心的真实,既有高尚,也有自私和丑陋,甚至还有许多不堪。</p><p class="ql-block"> 由此,在写作中,面对真实和现实;感性和理性,我明确感受到这是一种紧张和焦虑的关系,感受着我的自我分裂,自我矛盾,以至于我在好长一段时间写不下去,写不出来,非常的苦恼。我为自己无法变得纯粹而痛苦和遗憾。回望过去,很难想象,那些曾经的已经流逝的真实,有些是如此地令人费解,令人怀疑,令人难以相处,令人不愿意记取。</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我该怎么办?我写作的使命和目的究竟是什么?作家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民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知道,我还不是一个作家,要做到这些,我的功力尚浅,它需要平息愤怒,克服恐惧,开阔心胸,追寻真理,并努力找到一条既能反映真实又可以避免窘境的两全其美的温和的恰当途径。</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正是因为这些指导和这些原因,我在将近十万字的自传初稿中,竭尽全力,仅仅有能力展现我内心真实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当然,我六十岁以后还会有理想,其中的理想之一就是至少再读一百本自己喜欢的书。到那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站在更多智者的肩膀上,我相信,我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更加坦然淡然,能放下的东西会更多,到时就能呈现出更完整更准确的自己。我希望,我的写作,不仅仅能够展示高尚,还能够给人以启迪领悟,并让人能从那些粗糙的文字中,读到我跌宕起伏、坚强不息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了解我自己,以我有生之年的水平,写什么东西都难登大雅之堂。可我还是会认真地去写,就当作是为自己的将来精心准备的礼物。为什么呢?因为活着活着就老了。我想趁现在还健康,还能思考,还能读点书,还有点激情,把过往的那些内心真实,尽可能地描写记录下来,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也无论是平庸还是出彩,这些都是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与众不同。这份礼物,饱含深情,既是对那些不逮岁月的存念,更像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情书。</p><p class="ql-block"> 当然, 我也常常问自己, 面对自己一生的平庸,无所作为,这些琐碎有必要去写吗?可每次我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我的唯一。况且,我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常常被书中的故事、道理和文采所感动和折服,对写书人怀有无上的尊崇。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文艺青年。由此,我曾下定决心要读很多书,通过读书,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人生隐藏的很多秘密。我还偷偷地写过许多词藻堆砌、感情充沛却见识浅陋的散文和诗歌。现在我准备重拾这些东西,继续我的梦想,打算再次成为所有会写文章人中最浅薄的那个。</p><p class="ql-block"> 书上说,生活不是活过的样子,生活是记得的样子。我的自传,讲述了生与死的不可预见;讲述了生命的顽强和爱的力量;讲述了寂寞的不可避免和孤独的永恒;讲述了患难对人的磨炼和绝望的不存在。如今,当我以我的方式铭记生活的时候,我仿佛觉得过去的许多美好就在身边,有种日出的光芒驱散了迷雾,内心的伤痛不药而愈的感觉,它使我黯然的心灵露出丝丝光亮。这其中有些人会常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涌上我的心头。我认为,能走进我生活的人,都是我最信任、最难忘、最有缘的人。我感到自己写下了不错的文章,并似乎看到或听到很多年以后,我的后辈们还能不断地忆起或谈论起我。我欣欣然!</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nbsp; 2021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