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策略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做出了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细化部署,相对于以前,以白龙桥为例,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单靠现有农村的人力资源较难实现,还需要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长期以来,乡村面临人才流失的现实。一个是本土人才的流失,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本地人才都趋向北上广深,回流人才较少。二是外来人才招不来和留不住的问题。人才引进条件还不够,看不到的发展机会。体制机制改革尚未到位,教育配套、税收优惠等政策跟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由于农村发展机会少,造成有能力的年轻人只能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信息人才缺失。也就造成了当前很多村上面临“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发展面临着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的窘境。与重要窗口为背景的乡村振兴南辕北辙。</p><p class="ql-block">新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把握总体纲领,一是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二是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加大各类管理和公共人才培养,提升农村竞争力。四是完善保障措施,让一批年轻人扎根农村,长期建设农村。</p><p class="ql-block">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还需要引进更多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是重视人才建设,不仅要让人才“愿意来”,还要让人才“留下来”,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动力。</p>